论地方环境治理的政府失灵及其矫正:环境公平的视角
本文选题:地方环境治理 + 环境公平 ; 参考:《法学杂志》2011年09期
【摘要】:地方环境治理的政府失灵,主要原因就在于环境法律制度的失灵,体现在环境治理权力分配的不均衡、政府环境治理权力与社会公众的参与权不均衡以及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缺失几方面。政府治理理论和环境公平理论为地方环境治理失灵的矫正提供了理论依据。完善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职能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是实现环境公平的前提;实现参与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是环境公平实现的有效手段;完善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责任,是环境公平实现的必要保障;建立和完善跨区域环境治理的法律体系和诉讼机制,是区域间环境公平实现的保证。
[Abstract]:The main reason for the government failure in loc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lies in the failure of the environmental legal system,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power 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he power of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s not balanced with the right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of local government is absent. Government governance theory and environmental equity theory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rrection of loc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failure. Perfecting the authority and independenc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function is the premise of realizing environmental equity, realizing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participating governance subjects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realize the environmental equity, perfecting the local government'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responsibility, improving the local government'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responsibility, and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responsibility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It is necessary to guarantee the re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equity, and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and litigation mechanism of cross-region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s the guarantee of the realization of inter-regional environmental equity.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法学院;河海大学法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后危机时期江苏虚拟经济发展的法律对策研究”(批准号:2010SJD820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2.68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蔡守秋;第三种调整机制——从环境资源保护和环境资源法角度进行研究(上)[J];中国发展;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乐山;环境污染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J];环境科学动态;1997年01期
2 朱玉坤;发展中环境不公问题的比较研究[J];青海环境;2003年04期
3 靳乐山;关于环境污染问题实质的探讨[J];生态经济;1997年03期
4 ;和谐社会需要“环境公平”[J];理论与当代;2009年05期
5 ;环境公平:窥视环境问题的新视角[J];绿色视野;2010年02期
6 张斐男;;促进城乡环境公平的对策探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朱旭峰;王笑歌;;论“环境治理公平”[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09期
8 王橄;;试论环境立法中环境公平的实现——完善公众参与制度[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7期
9 解宇峰;马晓明;;我国环境公平研究现状评述[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年02期
10 钱水苗;;环境公平应成为农村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理念[J];当代法学;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素红;;论环境公平[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姜素红;;环境公平价值体系探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文同爱;;论可持续发展时代的环境公平和环境效率[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肖俊;;环境法价值新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5 王宇彬;;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思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6 乔刚;;论“养护者受益”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的确立[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7 晋海;;美国环境正义运动及其对我国环境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启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继龙;;试论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A];2007‘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渔业增长方式转变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徐庆珂;邹欣庆;;自由视角下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刘长兴;;生态控制线制度与生态风险防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光 陈赛 国家环保总局政策研究中心;保障环境公平应当基于哪儿?[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徐琦;幸福指标应体现环境公平[N];中国环境报;2011年
3 和平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以环境公平促进和谐社会[N];中国环境报;2005年
4 记者 刘健 朱薇;和谐社会需要“环境公平”[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易其洋;激活民众的“环境公平权”[N];中国商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周晓东;重视新农村建设中环境公平问题[N];江淮时报;2010年
7 全国政协委员 重庆市环保局副局长 陈万志;以环境公平促进社会公平[N];人民日报;2007年
8 金海统;是继续童话还是重回罗马[N];法制日报;2006年
9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 潘岳;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和谐社会的基础[N];农民日报;2006年
10 武卫政;不能让保护者吃亏[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加秀;二元结构背景下城乡环境保护统筹与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何承耕;多时空尺度视野下的生态补偿理论与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密佳音;基于环境正义导向的政府回应论[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文;环境公平视角下的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杨欢;试论环境公平与社会公平[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3 胡忠华;论马克思主义环境公平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乌尼儿其其格;论环境公平视野下草原采矿过程中的博弈关系[D];吉林大学;2012年
5 胡晓;欠发达地区环境公平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6 彭小燕;环境公平视野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基本构想[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7 张丽萍;环境公平的缺失[D];吉林大学;2005年
8 温海霞;基于环境公平理论对我国环境政策评析及调整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王婷;论可持续发展观下环境立法之目的及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秀红;论环境法公平原则的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05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905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