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05 10:14

  本文关键词:中国与荷兰环境法的宏观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政法大学》 2004年

中国与荷兰环境法的宏观比较

尚宏博  

【摘要】: 中国环境法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得较为完善的环境法。为此,本文比较了中国与荷兰的环境法在宏观方面的异同,目的是希望能够发现荷兰环境法对于中国环境法的借鉴意义,,从而对中国环境法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本文运用功能比较与规范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两国环境法的立法背景、立法体系和有关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的综合性环境法律进行了比较。 经过比较,发现荷兰与中国在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存在差距、政治体制相异的情况下,都在面对各种环境问题,也都在积极地采取法律上的措施来控制环境污染和破坏。两国的环境立法体系非常相似,而且也制定了一些相似的基本环境法律制度。两者的不同点在于,总体上,荷兰的环境法律比中国的环境法律更加详细,更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荷兰的环境法律给予了公众更多的了解环境信息的机会和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如更多的主体具有参与环境行政诉讼与环境民事诉讼的资格。另外,针对科学性要求很高的环境决策,荷兰环境法详细规定了有关环境决策的顾问制度。 基于比较的结果,针对我国环境法的改进,本文得出了如下的结论: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采取措施保护环境;我国的环境法律应当制定得更加具体,以增强可操作性;我国应当建立环境许可制度,并应当将其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预防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作用;我国环境法应当增加公众参与的法律途径,使更多的主体可以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912.6
【目录】:

  • 目录6-8
  • 前言8-11
  • 第一章 中国与荷兰环境立法背景的比较11-20
  • 一、 荷兰的环境立法背景11-17
  • (一) 荷兰的地理、地貌、气候、人口11-12
  • (二) 荷兰简史12
  • (三) 荷兰的经济12-13
  • (四) 荷兰的政治体制13-15
  • (五) 荷兰的环境问题15-16
  • (六) 荷兰环境政策的发展16-17
  • 二、 中国的环境立法背景17-19
  • (一) 中国的基本国情17-18
  • (二) 中国的环境状况及环境政策的发展18-19
  • 三、 中国与荷兰环境立法背景的比较19-20
  • 第二章 中国与荷兰环境立法体系的比较20-27
  • 一、 荷兰环境法的效力体系20-24
  • (一) 立法权20-21
  • (二) 荷兰环境法的渊源21-22
  • (三) 荷兰环境法的效力体系22-24
  • 二、 中国环境法的效力体系24-25
  • (一) 中国环境立法概况24-25
  • (二) 中国环境法的效力体系25
  • 三、 中国与荷兰环境法体系的比较25-27
  • (一) 共性25-26
  • (二) 区别26-27
  • 第三章 中国与荷兰综合性环境法律内容的比较27-49
  • 一、 荷兰综合性环境法律的内容27-37
  • (一) 政府保护环境职责的确定27
  • (二) 公众保护环境义务的确定27-29
  • (三) 荷兰环境法如何对环境污染实行全过程管理29-37
  • 二、 中国的综合性环境立法内容37-45
  • (一) 政府保护环境责任的确定37-38
  • (二) 公众保护环境义务的确定38
  • (三) 中国环境法如何对环境污染实行全过程管理38-45
  • 三、 两者的比较45-49
  • (一) 相似性45
  • (二) 区别45-49
  • 第四章 荷兰环境法对于我国环境法的借鉴意义49-53
  • 一、 老话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采取措施进行环境保护49
  • 二、 我国的环境立法应当更加具体,增强可操作性49-50
  • 三、 建立环境许可制度,并独立于其它行政许可50
  • 四、 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50-51
  • 五、 增加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51-53
  • 参考文献53-56
  • 后 记56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鹏;;公共性增进:《环境保护法》修改的一个基础导向[J];绿叶;2011年08期

    2 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戴茂华;吴萍;;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立法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4 刘婷;;法律视域下经济制度对环境保护的影响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20期

    5 ;荷兰将清乾隆年间香炉归还中国[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年04期

    6 曹杰;;浅析环境侵权中的新型公平关系[J];环境科技;2011年S1期

    7 孟祥周;陈玲;徐竟成;;高校环境类专业开设环境法课程的现状及思考[J];高教论坛;2011年09期

    8 葛体达;宋世威;黄丹枫;;荷兰生态(有机)农业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借鉴[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年04期

    9 彭立威;;法权意义上的生态人格[J];法学杂志;2011年07期

    10 杨凯;熊勇;;论现代环境伦理的演进对环境法的影响[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劲波;;推进环境立法的综合化[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2 黄锡生;段小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环境法律制度的历史性变革[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胡静;;环境安全和环境法的价值追求[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刘国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环境法体系创新[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5 周岚;;也谈环境法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6 陈泉生;宋婧;;论环境法的国家干预原则[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7 谢芳成;;环境法的价值取向——生态整体[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8 王晓辉;;瑞典的环境法实施机制及其借鉴意义[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9 张瑞珍;奥田进一;;日本环境法的制定与实施对循环型经济社会形成的影响[A];2006年度内蒙古生态经济学会年会暨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惠荣;杨凡;;北极法律的生态化路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浩波;[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武铭;[N];科学导报;2005年

    3 沈光安;[N];民主协商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毛小瑞;[N];农民日报;2005年

    5 王树义 1953年生,湖北武汉人。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周珂;[N];法制日报;2010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玉满 李静;[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8 本报见习记者 蒋朝晖;[N];中国环境报;2009年

    9 王靓;[N];东方早报;2005年

    10 本报见习记者 曹俊 记者 文雯;[N];中国环境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刚;荷兰、日本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2 时军;环境教育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尹志军;美国环境法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吴椒军;论公司的环境责任[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李彦文;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荷兰环境治理[D];山东大学;2009年

    7 巩固;环境伦理学的法学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苏晓静;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转型[D];同济大学;2007年

    9 梅宏;生态损害预防的法理[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王小钢;追寻中国环境法律发展之新理论[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宏博;中国与荷兰环境法的宏观比较[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熊燕琼;项目融资环境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叶晨;中美矿山土地复垦立法的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4 赵传朋;论中国环境法的非法典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郭晓雷;论环境权[D];山东大学;2006年

    6 徐凤侠;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结构模式和内容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姜津津;论环境法的区域控制原则[D];武汉大学;2004年

    8 陈明;论污染者负担费用原则[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王民海;中日环境法调整方法之比较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陈梦源;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及其完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与荷兰环境法的宏观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5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05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a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