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的适应制度选择——法社会学的视角
[Abstract]:Environmental risk, that is, cultural adaptation can not adapt to culture, human initiative, human history of the progressive nature of environmental risk adaptation becomes possible. The basic purpose of environmental risk adaptation system is to ensure the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s to "advance together" and to seek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development and risk, and to pursue the complex diversity of the fair value between formal equity and substantive equity. It is required to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government power between "strong government" and "big society".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nvironmental risk adaptation system includ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ong administrative power of government under "subpolitics",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risk and r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inter-subjectivity.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法政学院;
【分类号】:D922.6;D90-05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国彬;治理视野中的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李建兵;转型时期公共行政精神的嬗变与重塑[J];长白学刊;2004年04期
3 张秋立;;公共行政的精神[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李金;魏丹;;论现代企业的边际公共性——政府改革的另一种视角[J];当代经理人(下半月);2005年01期
5 袁嗣兵,梁莹;政府与信息化时代的“善治”[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6 刘峰;;走向乡村善治:改善我国乡村治理之多维理论考察[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7 时磊;论公共行政的时代精神[J];福州党校学报;2004年05期
8 周晓丽;新公共管理:反思、批判与超越——兼评新公共服务理论[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1期
9 朱德米;公共管理职能的重建——一个分析框架[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2期
10 林尚立;;公共管理学:定位与使命[J];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仕;葛俊杰;毕军;刘蓓蓓;;中国参与式环境管理的适应及挑战[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谢来位;;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琳;杨毅;;公共服务的营销策略及目标模式探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郭健彪;曾正滋;;公共治理的新古典自由主义价值背景——兼论公共治理的中国意义[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孔凡宏;陈向阳;李强华;;西方“民主制行政”的发生机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燕;梁j;;国外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观念的演进及启示[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书良;论执政为民[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邹珊珊;超越与限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扶松茂;开放与和谐[D];复旦大学;2005年
4 闫丽彬;行政程序价值论[D];吉林大学;2005年
5 吴洪伟;当代中国中小学纪律实践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胡泓;行政自由裁量权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刘雪斌;代际正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刘秋明;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石路;当代中国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睿yN;论德鲁克的行政管理思想[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姬学敏;新公共管理及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2 康进;县(处)级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3 闵金;当代中国建构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利芳;新时期政府诚信建构的伦理反思与路径选择[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5 崔会敏;反思与选择:新公共管理时代的理性官僚制[D];河南大学;2005年
6 郭金云;公共部门流程再造的理论与实践[D];四川大学;2005年
7 唐娟;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D];四川大学;2005年
8 容志;公共行政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对深圳市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夏方明;论行政人格[D];中南大学;2004年
10 冯驰;重庆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琥娜;张敏;吴淞;;浅析我国社会存在的阶层环境不正义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0年18期
2 余吉玲;;生态移民中的文化适应[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6期
3 本刊评论员;;公民免于环境风险的权利应予尊重[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0年08期
4 张志勋;郑小波;;论风险预防原则在我国环境法中的适用及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5 杨德亮;王惠珍;;论文化适应与牧区经济发展——基于青海祁连的调查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张劲梅;张庆林;;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分类学研究——对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抽样调查[J];思想战线;2009年02期
7 刘明;;关于新疆塔吉克族民族学调查的若干思考[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游娜娜;;浅论核能利用的国际法律规制[J];法制与社会;2009年11期
9 赵蕤;;双流县甘孜籍老年移民的文化适应[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S2期
10 刘有安;;论移民文化适应的类型及心理变化特征——以新中国成立后迁入宁夏的外地汉族移民为例[J];思想战线;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伟锋;陈景文;;新兴环境污染物甲氧基多溴代联苯醚的光化学行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潘晓颖;葛继稳;;生态浮床技术治理污染水体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3 邵立国;栾胜基;;不确定性条件下农村地区环境风险半定量识别技术初探[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4 顾尚义;王展;;铅锌冶炼废渣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试验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5 曹丽君;彭理达;钟钢;王少平;;探析产业转移的环境动因——以微电子产业为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6 陈冬梅;夏座蓉;;满足环境风险可保性的措施:美国的经验与借鉴[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7 韩梅;;浅析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响应和处置措施[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8 杜会英;程波;袁志华;夏维;;畜禽养殖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关键指标体系的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9 苏颖;张珞平;张冉;;九龙江流域营养盐流失的环境风险初步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10 王政;傅荣华;罗小兰;胡金燕;霍小鹏;银小兵;唐春凌;罗方宇;;浅析地质封存技术在温室气体减排中的应用[A];第三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小青 曹家新;告知环境风险 给力公益诉讼[N];中国环境报;2011年
2 武卫政;抵制“金币诱惑”才能杜绝“血铅事件”[N];人民日报;2011年
3 张小青 曹家新;告知环境风险 给力公益诉讼[N];中国环境报;2011年
4 冯立波 金相先 毛人德;低碳之路 步步扎实[N];中国化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郄建荣;基层环保局长坦陈 公众参与环保机制仍不完善[N];法制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郑明桥;关键在于建立长效机制[N];经济日报;2011年
7 河南省安阳市环保局 睢晓康;抓准环保与经济发展最佳结合点[N];中国环境报;2011年
8 陈珍妮;泉州电业局给安全加上安全风险管理体系[N];中国企业报;2011年
9 记者 王映;我省如期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N];河南日报;2011年
10 刘霞;联合国力推绿色经济发展模式[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欢;类别学习中的文化差异[D];中南大学;2010年
2 陈虹;华北细石叶工艺的文化适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王超;跨国民族文化适应与传承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婉;凝聚族群的“飞地”音乐生活[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张先锋;工程项目环境风险管理效率及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岳现录;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中有机肥的氮素利用与去向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7 肖三蓉;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梁婕;基于不确定理论的地下水溶质运移及污染风险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孙亚楠;韩人社区与“韩味”青岛[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臧丽丽;杭州市北大桥化工区“老厂新居”格局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邰珠;从目的论看外国品牌名称的翻译[D];东华大学;2010年
3 叶志鸿;赣州市中心城区住宅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冬梅;多溴联苯醚与可溶性有机质结合规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波;环境风险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培鑫;返乡青年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李青云;职业高中初任教师文化适应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梁杰;在华德国留学生文化适应策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李威;基于环境风险的化工园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姜涛;无水氢氟酸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及风险不确定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04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304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