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公益诉讼之兴起与走势——基于环境正义与环境诉讼价值进路的分析
[Abstract]:In our country,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he damage caused by it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tort litigation faces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plaintiff's qualification, the cause of litigation and the litigation qual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 The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has made up for the defects of the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tort litigation in the aspects of the plaintiff's qualification, the subject matter, the cause of the action and the nature of the litiga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environmental justice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Relief of environmental damage has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role.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侵权法上注意义务的理论构建和司法适用(08CFX022) 200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侵权责任法立法疑难问题研究(08JZD0008) 2009年度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90450484)
【分类号】:D922.6;D9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明远;;论环境权诉讼——通过私人诉讼维护环境公益[J];比较法研究;2008年03期
2 陈虹;;环境公益诉讼功能研究[J];法商研究;2009年01期
3 张式军;环境公益诉讼浅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张式军;论公众环境诉权的实现——对完善《环境保护法》第6条的思考[J];河北法学;2004年11期
5 叶勇飞;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J];中国法学;2004年05期
6 刘居艳;;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斐;;构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法理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张辉;;是非环境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邓保国;;农民工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4 徐凤利;;从秸秆焚烧看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5 雷洪玉;刘伶利;;谈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1期
6 熊建明;;污染源普查:官方主导抑或排污方主动申报——评《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及其实施方式[J];北方法学;2010年02期
7 赵静;段志辉;;生态旅游引发的环境问题——静态法律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3期
8 张庆彩;吴椒军;;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3期
9 唐宇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角色演进[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5期
10 茜坤;夏少敏;闫献伟;;论环境行政的公众参与[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芸芳;韩利琳;;水权交易制度探析——基于东阳—义乌水权交易案例的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2 戚道孟;王妙婷;;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立法浅探[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乔琳;李希昆;;再论环境侵权因果关系推定之适用[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4 谢伟;;论环境诉权的价值[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5 周玉华;郭永长;;环境法“义务重心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6 桑硕;;从《环境保护法》的修改谈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7 刘晓芸;;论和谐语境下的水事纠纷解决机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罗世荣;陈冯;;生态消费视野下的环境标志制度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吴卫星;;从协调发展到环境优先——中国环境法制的历史转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吴志红;;行政公产视野下的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初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贾晓晴;古莲河露天煤矿环境影响与景观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李云波;相邻不可量物排放关系的私法调整[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杨芳;平等原则在少数民族人权保障中的适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胡中华;论环境保护之为普遍义务[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温融;应对气候变化政府间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王继恒;环境法的人文精神论纲[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丽;后京都气候变化协议的构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程红丹;国际环境法中的差别待遇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侯成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参与·创新·推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陶敏;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实践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夏嘉捚;绿色信贷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周文杰;行政许可设定的正当性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高珊;我国船舶企业环境责任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郑春燕;论民众诉讼[J];法学;2001年04期
2 钱伯华;论行政公诉制度[J];法学;1998年04期
3 王红岩,王福华;环境公害群体诉讼的障碍与对策──从环境公害诉讼看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J];中国法学;1999年05期
4 朱谦;论环境权的法律属性[J];中国法学;2001年03期
5 蔡守秋;;环境权初探[J];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03期
6 马俊驹,梅夏英;财产权制度的历史评析和现实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武俊;[N];法制日报;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钢;;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利益和权利基础[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张静;;浅析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1年03期
3 张海峰;王晓;;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查全红;;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2期
5 邹颖超;;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6 卫国平;;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J];南都学坛;2010年04期
7 杨晓兰;陆雪琴;;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8 矫波;;水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国家与社会[J];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9 何学科;;论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02期
10 仇永胜;何宁;;环境公益诉讼属性的行政法学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家栋;;论环境公益诉讼之性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海峰;;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3 熊文钊;;试论行政补偿[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步红;;行政补偿制度简论——行政补偿与公共利益、行政赔偿的关系[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安明贤;;试论行政征收征用制度中对“公共利益”的合理界定[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彭涛;;公开还是不公开?——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四款的理解[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宋雅芳;程雪阳;;论行政规划变更的法律规制[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士如;;不动产征收补偿比较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9 胡光明;;浅谈普陀区土地征用的问题与对策[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乔牧;;人本主义背景下的“城中村”改造[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正辉 丁柯佳;环境公益诉讼 破“零”后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杨涛;环境公益诉讼要追究行政“不作为”[N];经济日报;2005年
3 宗荷;什么是环境公益诉讼?[N];中国环境报;2009年
4 杨建学;谁应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主力军[N];法制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屈遐 本报见习记者邓慧玲;佛山首例环境公益诉讼判赔百万[N];中国环境报;2009年
6 通讯员 蒋玲;生态保护还需以立法形式确认[N];联合时报;2010年
7 记者 杜明 实习生 蒋蓉;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可免交费[N];法制生活报;2010年
8 武汉大学法学院环境法研究所 秦天宝;浅论环境公益诉讼构建中的五大关系[N];中国环境报;2008年
9 孙瑞灼;检察院提环境公益诉讼值得期待[N];经济参考报;2010年
10 孙瑞灼;环境公益诉讼应提上法律议程[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倩芳;公共利益与广播电视规制[D];武汉大学;2004年
2 柳海滨;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自利与公共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石永军;论新兴媒体的公共传播[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姜昕;公法上比例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蔡乐渭;论行政法上的公共利益[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范沁芳;西方公共利益观解读[D];苏州大学;2007年
7 范振国;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与限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文江;公共利益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张明;农民权利保护视野下的土地征收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牛忠江;突发公共事件中公共利益与私权冲突的法律平衡[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蓓;环境公益诉讼基本问题探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2 余莎白;环境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与保护[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3 任权;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程虹;论隐私权与新闻自由[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5 杨雪;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高文阁;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张鸿芸;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中公共利益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8 刘智荣;我国公益行政诉讼制度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蒋飞;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反思与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骆丽莉;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17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317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