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矿产资源损害法律责任的结构失衡与矫正

发布时间:2018-11-08 12:14
【摘要】:矿产资源损害的行政法律责任过于强势,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而且对刑事法律责任的独立也造成了明显的影响,法律责任表现出明显的结构失衡。导致该局面形成的原因涉及我国矿产资源的配置方式、所有权运作模式、法律传统以及矿产资源自身特性与物权制度不兼容等诸多方面。对矿产资源损害法律责任结构失衡的矫正,应从在矿产资源立法中培育和形成民事法律机制,以及对刑事法律责任与行政法律责任进行合理区分与衔接等方面着手完善相关制度设计。
[Abstract]:The administrative legal liability of mineral resources damage is too strong, which not only absorbs the corresponding civil legal liabi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also causes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independence of criminal legal liability, showing obvious structural imbalance.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is situation are related to the alloc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 the mode of operation of ownership, the legal tradition, and th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mineral resource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al right system, and so on. In order to correct the imbalance of the legal liability structure of mineral resources damage, we should cultivate and form a civil legal mechanism in mineral resources legislation. As well as the reasonable distinction an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riminal leg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administrative legal responsibility and so on, the author tries to perfect the relevant system design.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然资源损害责任类型化研究》(项目编号:10CFX051) 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经济法学(S309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2.62;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清生;;认定非法采矿罪的三大难点与出路[J];法学杂志;2009年03期

2 胡建淼;吴恩玉;;行政主体责令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属性[J];中国法学;2009年01期

3 肖国兴;法律要推动资源产权制度创新[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郑盎 实习记者 宋丽;[N];华夏时报;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亚琼;甘治琦;;物权法草案的中国化分析——论不动产登记部门难以统一的社会根源及其社会危害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陈平;土地征用法律制度的完善[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侯国跃;;试论物权法基本原则的确定——兼评《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徐卫;;信托受益权:物权?债权?抑或新权利?[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郭继;票据质押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程亚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姜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水资源权限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8 郭莉;崔强;;乌江流域农业水权的法律保障制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9 徐海龙;韩雨珈;谷德贤;马志华;乔秀亭;;完善渔业权立法的关键内容讨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10 施玮;施祖斌;;罗马法占有制度对两大法系之影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斌;吴亮;陈宇;赵彬;;以法治视角审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问题[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2 张璐;;自然资源法的部门法属性分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3 钟爱玲;;论《物权法》中的海域使用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4 才惠莲;蓝楠;黄红霞;;我国水权转让法律制度的构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房燕;;我国水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贾爱玲;马婵娟;周红占;;水权之界定[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姜双林;王宝臻;;对水权性质和特征的几点思考[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金海统;;水权究竟是什么?[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小春;;论水权交易制度的构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裴丽萍;;水资源用益物权立法解读[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朴恩惠;韩国传贳权制度研究——兼与中国典权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陈晓敏;大陆法系所有权模式的历史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7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8 单平基;水权取得及转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侯德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金正九;东北亚海域环境污染防治的国际合作[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茂庆;我国环境信息公开中义务主体的作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赖荣华;论共同共有[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瑜;买卖合同风险移转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红良;论债权让与的效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杨璐;让与担保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吴志强;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设立[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潘俊秀;论动产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王宇;论水权交易和政府对水权交易的调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谢雄伟;非法采矿罪的立法完善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孔祥俊;论工商行政管理中的行政裁决制度[J];工商行政管理;1997年13期

3 胡建淼;"其他行政处罚"若干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2005年01期

4 周佑勇;尹建国;;我国行政裁决制度的改革和完善[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忠秋;任国友;;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J];中国环境管理;1987年01期

2 汪海军;论证券市场的虚假陈述制度[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2期

3 杜艳;;论公证法律责任问题与防范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7期

4 曾莉;;论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的法律责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6期

5 管新春;;我国《证券法》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之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8期

6 ;他们是否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J];科学24小时;2003年12期

7 孙敬水;;论独立董事的风险与责任保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0期

8 沈惠华;;浅析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法律完善[J];科技资讯;2007年26期

9 李彦荣;;《海关法》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16期

10 段光斐;龙海涛;郭玉红;;小议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水苗;孙琼;;污水集中处理的模式及法律责任分担[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2 陈琼枝;刘文莉;;临床护理业务管理中潜在的法律责任[A];中医护理工作经验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黄妙;;C2C网上交易平台提供商法律责任研究[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4 秦鹏;;不当标注产地的虚假表示行为的法律责任[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5 吴志红;;行政公产视野下的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初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沈云如;刘素芳;;论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责任——兼谈“揭开公司面纱”理论[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雅萍;;论水污染排污者的法律责任——对沱江水污染案排污者承担法律责任的思考[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8 方玲;;野生动物侵权法律责任分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9 李琼;;浅谈公民环境权[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10 刘书哲;;护理文书书写中常见的法律责任问题及相应采取的措施[A];全国第5届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违反税法的决定的法律责任[N];河北经济日报;2002年

2 ;见死不救者有没有法律责任[N];检察日报;2005年

3 记者 黄秀丽;网络平台提供商应负法律责任[N];北京日报;2006年

4 记者  于扬;范福春:不主动清欠要追究法律责任[N];证券时报;2006年

5 特约评论员 许志永;“孕妇死亡案”:谁制造了一个冰冷的世界[N];经济观察报;2007年

6 平凡;问责不能避重就轻[N];咸阳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张文连 实习生 吕珂;气象设施保护安徽立法[N];安徽经济报;2009年

8 河北省清河县国土资源局 穆霖;完善非法转让土地行为的法律责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9 任建国;敦化法院刑附民案件调解率连续三年95%以上[N];延边日报;2010年

10 杜云芝;强化法律责任 确保国家秘密安全[N];辽源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东;我国会计法律责任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2 李明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法律责任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朱中一;法治视野中的中国行政指导[D];苏州大学;2004年

4 张德峰;宏观调控法律责任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文建秀;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尚明;反垄断法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规则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蔡和平;中德工伤保险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北京大学;2004年

8 苏小勇;主权财富基金的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黎仁华;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的分析判定及其审计策略[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王春秀;矿业权市场及矿业权价值评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红;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2 刘蕴;公司清算义务人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葛蕾;论行政指导的行政救济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刘铮;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辛魏;行政即时强制的法律救济制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斐;民间审计法律责任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7 孙海阳;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定位和法律实施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卢东晓;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陈鼎庄;试论有限责任合伙制度的建立[D];厦门大学;2006年

10 于海燕;论独立董事的法律责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18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318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6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