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从生态中心主义回归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社区参与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构建的环境伦理观基础

发布时间:2018-12-27 15:23
【摘要】:人们总是把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归咎于人类中心主义。事实上,生态危机根源于一种错误的人类中心主义,解决生态问题的重任只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才能完成。建立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之上的生态补偿的关键是引入社区参与机制,真正从广大居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全面协调发展。
[Abstract]:The growing global ecological crisis has always been blamed on anthropocentrism. In fact, the ecological crisis is rooted in a wrong anthropocentrism, and the task of solving ecological problems can only be accomplished by modern anthropocentrism. The key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based on modern anthropocentrism is to introduce the mechanism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to realize the overal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ec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from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majority of residents.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FX044)
【分类号】:X2;D922.6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欧恒春;生态旅游中的社区参与问题[J];商业时代;2004年36期

2 毛显强,钟瑜,张胜;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刁桂梅;社区发展与社区成人教育的良性互动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永梅;;法哲学视野下看环境法的伦理基础[J];理论与改革;2006年05期

2 毛萍;;“人类中心主义”的是与非[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高钰婕;;对人类实行环境保护依据的探究[J];社科纵横;2010年07期

4 谷德近;韦伯命题与环境伦理的演变[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Z1期

5 汪劲;伦理观念的嬗变对现代法律及其实践的影响──以从人类中心到生态中心的环境法律观为中心[J];现代法学;2002年02期

6 袁正;;可持续发展观与环境伦理辨析[J];城市问题;2010年10期

7 孟献丽;冯颜利;;奈斯深层生态学探析[J];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8 陈爱梅;;生态中心主义述评[J];传承;2011年08期

9 元晋秋;赖慧婷;;“人类中心主义”等同于“人类尺度”吗?[J];传承;2010年21期

10 刘文良;;质疑生态中心主义——兼谈生态批评的理论立足点[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曾文婷;;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生态社会主义——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愿景[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2 杜文艳;杜文静;;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法律保障机制研究[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3 张明国;;生态文明的技术哲学视阈[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吕虹;;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嬗变的文化向度[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田思源;;“和谐社会”理念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完善的启示[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6 丰子义;;生态文明的人学思考[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版撰稿 王诺;不能坍塌的生态长城[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王利华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心;中国环境史学建构的几点设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曾繁仁;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N];人民日报;2009年

4 许霞;文明的尺度[N];中国环境报;2010年

5 罗伊·莫里森 Roy Morrison 美国新罕布什尔南方大学,,明空/编译;走向生态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杨冠政;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N];中国水利报;2003年

7 牛治富 次仁多吉;西藏现代化建设的新目标[N];西藏日报;2009年

8 刘文良;悖论式平衡:生态批评 理论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9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主任 岳庆平;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很不够[N];北京日报;2009年

10 浙江省科协副主席、教授 隗斌贤;重视生态公平道德文化建设[N];浙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侯怀霞;私法上的环境权及其救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王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爽;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问题与本质归宿[D];苏州大学;2009年

2 李勇;生态理想主义的理论范式、实践路径和逻辑限度[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7年

3 梁警予;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法的伦理基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孙哲君;论环境法主体的扩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熊星;湿地公园的深生态价值构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冯迎新;生态政治学视野下的我国政府生态管理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7 卢金华;马克思生态环境思想及当代价值[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8 林鹤;戴维·佩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红英;论绿党生态优先观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10 朱利群;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治理的观念变革[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932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3932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4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