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化与法制化的思考
[Abstract]:China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that establishe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system earlier in the world. A perfect legislative system is the basis to guarantee the effectiveness of EIA.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urse of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EIA system in China, expounds the legislative background and main driving force of EIA,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rom two aspects: perfecting the legislative framework and establishing the mechanism of external support.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
【基金】:南开大学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文科青年项目“中国战略环境评价的管理机制分析及优化途径研究”(NKQ09002)部分成果
【分类号】:D922.6;X820.3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赵延治;张春来;邹学勇;程宏;陈学华;杨忠;;西藏日喀则地区生态安全评价与生态环境建设[J];地理科学;2006年01期
2 刘兆顺;许文良;杨德明;;矿产资源开发的战略环境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06年02期
3 臧淑英;智瑞芝;孙学孟;;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以黑龙江省石油城市大庆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6年04期
4 张文忠;;城市内部居住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J];地理科学;2007年01期
5 包存宽,尚金城;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与实践进展[J];环境导报;1999年06期
6 吕涛;环境社会学研究综述——对环境社会学学科定位问题的讨论[J];社会学研究;2004年04期
7 舒廷飞;包存宽;陆雍森;王少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规划的现状及其关系[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8 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乐修;张三力;;关于化工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介绍美国新建化工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J];化工环保;1981年01期
2 王华东;;环境影响评价讲座(Ⅰ) 第一讲、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及其程序[J];化工环保;1981年02期
3 ;制定地区性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1982年04期
4 董福来;;《环境影响评价手册》目录[J];环境保护科学;1982年04期
5 李兴基;;浅谈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对象与内容[J];环境保护;1982年03期
6 黄时达;;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初探[J];四川环境;1983年02期
7 曲格平;;环境影响评价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环境保护;1983年06期
8 曲格平;;环境影响评价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下)[J];环境保护;1983年07期
9 李金昌;;把住产生新污染的两道关口[J];环境保护;1985年06期
10 坂口泽一;高书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规定有居民参加[J];中国环境管理;198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纪文;;污水集中处理区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A];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0年
2 郭红欣;;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A];探索·创新·发展·收获——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1年
3 曾红艳;;初探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关系[A];广西环境科学学会2002—2003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4 翁京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可持续发展[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5 贾克敬;;欧盟战略环境评价的步骤与方法评介[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6 宁琛;;能源法在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作用探究——彻底贯彻环境保护的预防原则[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7 寇刘秀;蒋大和;黄鹤;;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境评价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8 苗婧;;浅析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9 苗婧;;浅析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朱京海;刘伟玲;;科学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N];兵团日报(汉);2000年
2 本报记者 黄冀军;战略环评进入我国决策和立法领域[N];中国环境报;2000年
3 记者 肖芸香;重庆加强库区环境管理[N];中国环境报;2000年
4 记者 武侠 傅旭 徐运平;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00年
5 王明远;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N];中国环境报;2001年
6 严律师;对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到底应如何处罚[N];中国环境报;2001年
7 王彬辉;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立法问题的思考[N];中国环境报;2001年
8 刘世领 邓晓莉 徐开国;江都:“环保第一审批权”堵住新老污染源[N];江苏经济报;2001年
9 张学超;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之比较[N];中国环境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王奎庭;环评市场为何要整顿[N];中国环境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方秦华;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的海岸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龙振永;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湘梅;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境评价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付瑶;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D];吉林大学;2009年
5 李迎春;行政法视角下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陈冲;交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理论·方法及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钱洪伟;战略环境评价在过程工业(硼行业)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书霞;吉林省生态省建设土地利用政策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冲;绿色制造战略环境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彬;战略环境评价实践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陈鹏;生态旅游战略环境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安静;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战略环境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建春;旅游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以章丘市锦屏山旅游规划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潘尤虎;战略环境评价方法学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8 王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法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谷绍全;庄河市城市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10 袁学良;山东省电力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98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398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