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损害的法学内涵解读——以损害与权利的逻辑关联为视角
[Abstract]: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damage in the sense of law is the basic premise to interpret the connotation of the law of natural resource damage. Natural resources damage, refers to the civil subject of natural resources rights and interests suffered no-benefit impact. The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of the conno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damage law should be based on three basic elements: civil subject, natural resource rights and interests, no interest influence. In the field of law, in the same kind of research that th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natural factors have been destroyed, the ra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legal conno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damage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rights can, to some extent, get rid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existing thinking pattern of the same kind of research. It is helpful to construct the legal logic of "right-damage-relief", enrich the theoretical structure of damage liability and promote the study of diversification of damage relief mechanism.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自然资源法律制度比较研究——兼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法律对策”(项目编号为2009C172)的阶段研究成果
【分类号】:D9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蔡守秋,海燕;也谈对环境的损害——欧盟《预防和补救环境损害的环境责任指令》的启示[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宁金成,田土城;民法上之损害研究[J];中国法学;2002年02期
3 竺效;;反思松花江水污染事故行政罚款的法律尴尬——以生态损害填补责任制为视角[J];法学;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忠直;以生态化标准推进我国产业发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李铮;能源清洁生产法律制度初探[J];节能与环保;2002年06期
3 邓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自然资源纠纷解决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孙彪,张玉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的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刘晓莉,马晶,邢福;论生态犯罪立法的必要性[J];当代法学;2004年05期
6 王立林;略论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原则[J];东方论坛;1999年03期
7 王立林,孟庆瑜;论我国的自然资源立法及其法律体系构建[J];东方论坛;1998年03期
8 刘连成,张国庆;中国土地退化与法律保障对策[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0年01期
9 卢炯星,罗雪光;论我国环境资源法的体系[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王树义;俄罗斯联邦水权研究[J];法商研究;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梅宏;;生态损害: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法研究不容忽视的问题[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2 李锴;周辉;;试论建立我国环境损害赔偿的国家责任[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3 巩固;;公众环境利益:环境保护法的核心范畴与完善重点[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4 严厚福;;环境法律如何成为“硬”法?——“任何人不得从其违法行为中获利”原则在环境法律中的适用[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5 张璐;;自然资源法的部门法属性分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6 高芙蓉;;内蒙古草原资源法制建设的完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利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姚P懕,
本文编号:2404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404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