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可再生能源立法新取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2.68;D95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曙光;;德国建立节能社会的成功之道[J];中国石化;2006年04期
2 王楠;王越;;管窥德国可再生能源政策[J];中国石油企业;2009年10期
3 王乾坤;周原冰;宋卫东;方彤;;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法规体系及其启示[J];能源技术经济;2010年03期
4 ;芬兰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率[J];硅酸盐通报;2009年06期
5 龙夫;;美国开发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与措施[J];中外食品;2008年05期
6 李鹏;;构筑中德能源与气候合作的桥梁 中德能源与气候政策展望——可再生能源与能效大会在京举行[J];太阳能;2008年02期
7 赵秀娟;;理想照进现实——新能源迎来发展良机[J];中国石油企业;2010年03期
8 ;户用小“发电站”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年07期
9 ;动态[J];中国石油企业;2008年04期
10 夏少敏;刘海陆;陈艳艳;;中国可再生能源管理体制[J];世界环境;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篁;;《关于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A];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光伏技术与照明节能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潘毅;;可再生能源是我省常规能源的重要补充[A];2004年浙江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项目(3)——浙江省电力供需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集[C];2004年
5 齐澍晗;刘雯;;可再生能源制度的法律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6 Hon.Peter Rae;;可持续的必要条件——可再生能源水电[A];2005中国水利发展报告[C];2005年
7 张华民;;液流储能电池研究进展[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于建辉;周浩;;我国太阳能发电现状及存在的若干问题[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9 黄成根;;英国建筑节能概况[A];2007年福建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资料集[C];2007年
10 孙s,
本文编号:2536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536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