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困境与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红岩,王福华;环境公害群体诉讼的障碍与对策──从环境公害诉讼看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J];中国法学;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兴;;国际环境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凌代郡;行政公益诉讼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李爱平;;宁夏生态建设成效及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9期
4 刘文涛;公司环境侵权及其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张辰;;论自然资源法在环境法中的凸显[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杨娟;环境纠纷行政性诉讼外纠纷解决方法(ADR)机制的构建[J];北方环境;2003年04期
7 李子田,郝瑞彬,李宏萍;公众参与环保的有效途径环境污染有奖举报[J];北方环境;2004年02期
8 刘文燕,焦华;论生态侵权[J];北方环境;2005年02期
9 朱广华,周玉华;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3期
10 蔡守秋,海燕;也谈对环境的损害——欧盟《预防和补救环境损害的环境责任指令》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珊珊;;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关阳;;从排污交易制度透视环境保护的经济刺激措施[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吴勇;王霞;;环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探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5 杨雅妮;;环境诉讼中正当当事人问题探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6 刘程程;姜爱玲;;关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制度的再思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7 谷海霞;;南水北调生态利益补偿法律制度探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毛涛;;我国水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海嵩;;论限期治理的法律属性——一个“法解释论”的尝试[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原笑;施燕;苏倪;;试论水污染侵权行为的免责事由[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睿;美国清洁空气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贾欣;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钟明春;基于利益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王楠;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薛静丽;刑罚权的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俊珍;风化型土质金矿尾矿植被恢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云文;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席亚军;我国排污权交易对市场结构影响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小磊;海上船舶油污生态损害赔偿范围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卫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磊;关于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2 吕忠梅;论环境法的本质[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3 蔡守秋;论当代环境法学的发展[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彦芳;;生态权保护的法律探析[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廖万军;;环保法庭“门可罗雀”在诉说什么?[J];环境保护;2011年09期
3 李灿;;中美环境保护基金制度比较[J];绿叶;2007年10期
4 蒋惠琴;;环境非政府组织: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形式[J];学会;2008年10期
5 周志中;充分发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作用[J];中国环境管理;1999年04期
6 林旭菁;;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的探讨[J];环境;2006年07期
7 陈雄根;;公民环境权与接近正义——以环境公益诉讼为视角[J];求索;2007年09期
8 刘慧芳;;公众参与与环保NGO法律问题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9 丰晓萌;王彩云;;浅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适格原告[J];现代商业;2008年30期
10 张凯;;多维视角下环境公益诉讼之管见[J];政法学刊;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易珍荣;;我国公益诉讼制度建立与检察权的行使[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吴小丰;谢兰;;对政府职能转变困境的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慧;;浅谈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胡邓;王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曹飞;;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困境和对策探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6 陈欣;;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能力建设途径分析——提升领导力的困境突破[A];研究领导科学 实现科学领导[C];2008年
7 周晓唯;魏召君;;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蓝楠;;构建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益诉讼制度[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9 刘建民;刘春春;;浅论地方行政服务中心的困境与改革——以江西省S市行政服务中心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伟霞;;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的困境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文杰;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征集急待保护的百年古树[N];北京科技报;2003年
2 吴学安;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正当时[N];中国环境报;2011年
3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N];中国妇女报;2004年
4 记者 舒迪;中华环境保护基金辽宁代表处揭牌[N];人民政协报;2008年
5 记者 王圣志;构建公益诉讼制度[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本报记者 白龙 张洋;公益诉讼制度如何细化[N];人民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谢远东;公益诉讼制度亟须建立[N];法制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金玉萍 王新民;黄关从委员建议:建立公益诉讼制度[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9 记者 郄建荣;非政府组织力推公益诉讼制度[N];法制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张景勇;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尽快建立公益诉讼制度[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传升;“科技奥运”的困境与消解[D];东北大学;2004年
2 肖崎;金融资产膨胀下货币政策的困境和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陈兵;文化与商业困境中的电视品牌建构[D];浙江大学;2005年
4 周义程;公共产品民主型供给模式的理论建构[D];苏州大学;2008年
5 任维哲;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关重;享利·詹姆斯小说的成长—认知主题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7 肖明;当代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与伦理重建[D];复旦大学;2006年
8 李明德;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期刊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韩志明;行政责任困境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朴宰亨;论“第六代”导演的电影创作[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岳武;中国环境执法困境及其完善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 余琳;另一种现代戏剧[D];厦门大学;2007年
3 王青春;我国成人高校德育困境与出路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莹;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滕克勇;当前我国教育行政监察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赵鹰;国内农民报发展困难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陈燕;信访制度的困境与出路[D];湘潭大学;2006年
8 郝淑美;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出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朱昌强;中专语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健;高校学报的困境与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58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558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