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环境公益诉讼的冷思考

发布时间:2019-11-25 14:11
【摘要】: 对环境公共利益的保护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内学者倾向于把环境公共利益作为直接诉讼对象,呼吁在我国尽快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从立法角度而言,法律制度的建立尤其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而创建的法律制度应考虑本土司法承载量。在中国,具体法制建设应是不断进化的过程。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国外的发展来看,美国、印度等西方国家在推行相关法律制度的司法实践中已经遭遇“绿色反弹”。而国内研究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尚未成熟:环境权实体权利的缺失,原告资格扩大存在法理障碍,配套制度设计不科学,修改诉讼法困难重重。如果现阶段推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势必造成本土司法资源的浪费,无法取得法律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因此,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应当持保守态度。从诉讼目的角度而言,对环境公共利益救济途径有两种:环境公益诉讼与通过环境私权利益个案的辐射以保障环境公共利益。从经济分析角度而言,现阶段实施环境公益诉讼不并具有经济性,环境私权利益救济路径具有经济性。从法律进化论角度而言,应当构建以环境私权利益救济为起点分近、中、远期等三个完整的环境公益诉讼进化阶段。在近期,从行政管理、司法救济两个领域多角度全面保障环境私权利益。在中期,强调环境权的法律规定,并明确规定环境公共利益的定义。在远期,以环保社团为突破口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其中重点是近期法律制度建设。通过保障共享性环境私权利益,积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所需要的法律资源。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2.6;D9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首例环境公益诉讼[J];世界环境;2011年04期

2 唐艳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的新探索——《环境公益诉讼研究》述评[J];政法论丛;2011年04期

3 谢丽珍;;环境公益诉讼被害人权益救济的法律制度构建[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6期

4 王伟;;如何破解环境公益诉讼鉴定难题[J];环境保护;2011年12期

5 张学功;;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独立性的基础及其目的[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16期

6 唐曼丽;;论归责原则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运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胡惠芳;;浅析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公众参与机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8 肖云;;环境公益诉讼滥诉主体资格限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9 干雅岚;;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探究——以美国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为蓝本[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10 史佳欣;;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初探[J];学理论;2011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卫国;;关于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曲妍;;环境公益诉讼主体问题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3 王亚男;;能动司法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推进[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张百灵;;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解读[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张捍卫;;新形势下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的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6 朱晓勤;何锦龙;;中国水污染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与展望[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7 邱阳平;唐佩莹;;游离在司法救济边缘的环境公益诉讼——以诉讼主体与诉讼模式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8 蔡学恩;;环境司法专门化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环境、资源与能源法律实践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王干;罗承菊;;实践中环境公益诉讼最优原告探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10 郭小东;;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问题[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汉大学法学院环境法研究所 秦天宝;浅论环境公益诉讼构建中的五大关系[N];中国环境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郄建荣;环境公益诉讼扳倒洛城头号污染源[N];法制日报;2009年

3 万鄂湘;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N];团结报;2009年

5 宗荷;什么是环境公益诉讼?[N];中国环境报;2009年

6 桑景拴;环境公益诉讼何时不再难?[N];中国环境报;2009年

7 孙瑞灼;社团环境公益诉讼第一案的破冰意义[N];农民日报;2009年

8 孙瑞灼;环保社团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值得期待[N];大众科技报;2009年

9 孙瑞灼;让公众成为环境公益诉讼主体[N];中国环境报;2009年

10 赵正辉 丁柯佳;环境公益诉讼 破“零”后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胜亮;环境公益诉讼的冷思考[D];湖南大学;2008年

2 周立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基本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骆丽莉;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杨妮娜;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海涛;浅议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D];河南大学;2010年

6 苏翠芸;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立法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沈玲玲;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障碍及其出路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卫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周立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65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565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8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