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石棉的环境与健康风险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美国国家环保局(EPA)关于在美国禁用和逐步淘汰石棉制品的通知书[J];环境科学动态;1986年05期
2 陈伟权;;余姚试制成功无尘石棉制品[J];环境污染与防治;1984年06期
3 高继军,张力平,黄圣彪,马梅,王子健;北京市饮用水源水重金属污染物健康风险的初步评价[J];环境科学;2004年02期
4 罗仁学;;改石棉干法纺为湿法纺 能大大减轻环境污染[J];重庆环境科学;1982年02期
5 朱先熊;;建材工业尘毒危害情况及采用的收尘设施[J];工业安全与环保;1985年01期
6 王先绰;我国现行石棉粉尘排放标准初探[J];非金属矿;1990年03期
7 王五一;杨林生 ;李海蓉;;我国的环境变化与健康风险[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7年04期
8 王韶林;;石棉污染现状及处理动向[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91年03期
9 仇付国,王晓昌;直接超滤再生水的回用健康风险评价[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04期
10 张凯松,周启星;铝的生态与健康风险研究进展[J];生态科学;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秀峰;;光污染与人体健康[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杨玲;杨培岭;任树梅;;再生水灌溉的污染问题研究[A];国际农业论谈——2005北京都市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杨玲;杨培岭;任树梅;;再生水灌溉的污染问题研究[A];都市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2005北京都市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Ⅱ)[C];2005年
4 张建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A];环境与健康: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论坛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赵卫凤;王亚芝;魏全伟;;微生物污染与室内环境健康[A];环境与健康: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论坛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白志鹏;;空气污染的健康风险[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9: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C];2007年
7 延宏;;北京举行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学术沙龙[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9: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C];2007年
8 王先绰;;对我国现行石棉粉尘排放标准的几点看法[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上)[C];1990年
9 白瑛;张宝莉;刘英;;环境荷尔蒙与人体健康[A];UNDP妇女与环境国际研讨会文集[C];2001年
10 林道辉;朱利中;;茶叶中多环芳烃的浓度水平、污染来源及健康风险[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空;污染土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2 张永琪;防范“空气职业病”迫在眉睫[N];工人日报;2007年
3 记者 姜欣蔚;“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将无立足之地[N];济南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俊;污染损害比职业病更有害[N];中国环境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禾;怎样应对后工业时代健康风险[N];科技日报;2009年
6 记者 冯永锋;土壤污染程度趋于严重[N];光明日报;2006年
7 阿克塞环保局 叶尔扎提;技术政策双管齐下 全力推进污染减排[N];甘肃经济日报;2008年
8 侯小健;烧垃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N];海南日报;2007年
9 寿喜;空气湿度与人体健康[N];保健时报;2003年
10 赵英民;环保科研主攻七大重点[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兴;重金属Cr(Ⅵ)迁移模型及健康风险动态评价预警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林道辉;茶叶中多环芳烃的浓度水平、源解析及风险[D];浙江大学;2005年
3 罗丹;钴、镍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转移规律及健康风险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4 高岩;北京市绿化树木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动态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刘建龙;基于随机理论的住宅室内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及模拟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赵高峰;电子垃圾中多氯联苯的环境转移和潜在的健康风险[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年
7 陆豪;杭州市空气中PAHs的污染特征及源汇机制[D];浙江大学;2008年
8 马进军;城市再生水的风险评价与管理[D];清华大学;2008年
9 赵沁娜;城市土地置换过程中土壤污染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静;重金属和氟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健康基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洋洋;区域水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调查及调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贾皓亮;西安市非采暖期交通主干道大气颗粒物多环芳烃污染特征[D];长安大学;2006年
3 刘帆;城市再生水灌区作物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4 张金娜;回用水灌溉对农作物、土壤的影响及其健康风险评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刘茂昌;小量危险废物填埋处置的环境风险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袁波;城市空气污染价值损失核算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张伯尧;兰州市菜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含量及其健康风险评估[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8 邓勇庆;地下铁道车站内污染状况及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9 张永生;山西省大气污染的损害及经济评估[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10 董志贵;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及软件设计开发[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68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568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