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资源循环管理中的押金制度建构

发布时间:2017-04-03 12:02

  本文关键词:资源循环管理中的押金制度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反生态本质及不可持续性的问题已经无法被忽视,循环经济的发展思维便顺时而生,各国已经开始意识到循环发展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寻找实现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建立保障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环境押金制度在这个层面上符合了世界各国的发展需求,因此得到了重视和发展。环境押金制度以循环经济的理念为基础,具体涵义为:企业单独或联合设立独立的固废回收组织,当产品具有污染环境的风险时企业根据国家公布的污染产品的环境押金缴费名录向回收处理组织提前缴纳一定标准的押金,当产品进入消费阶段时,押金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在产品寿命终结时可以凭借产品的包装和国家的回收规定换取押金;或者国家设立专门的机构收取押金或者监督特殊组织对押金的收取和使用。本文通过对押金制度理论内容及理论发展基础、国内外发展情况的分析、制度运行过程中主体责任的分析研究,探讨环境押金制度在我国的建议和对策。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介绍环境押金制度沿革及基本的理论内容。环境问题即是公共与个人、环境与经济、眼前与长远利益的三种利益冲突以及其赖以生存的结构性基础在社会行动者的行动和选择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紧张、冲突和融合的问题。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大都是依靠国家的权力制约,但是这种单纯依靠政府权力的治理机制暴露了它的治理乏力。现如今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寻找一条具有时效的、合理的、弹性的治理机制。国家治理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施行自上而下的方式,缺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应当调动社会力量,引入“市场——权利”和“社会——社会权力”的向度,结合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力量,形成全社会治理环境,三者相分离却良性互动的治理结构。环境是公共资源,1且这种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维持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环境的可持续供给能力作为目标,那么就必须将环境可持续供给中的供给、生产和消费三个产业链中涉及到的各种权利变量联系起来,这使得环境押金制度产生并得到发展。第一章第二节是对这种制度理论内容的介绍,充分掌握现有研究成果对在我国构建押金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它包括押金的收取与管理、适用对象确定、标准的明确等方面。由生产者承担最终的回收,这种治理方式具有闭环性,产品被消费结束到丢弃是“最容易忽视的环节”,也是距离生产者最远、最脱离生产者控制的环节。2环境押金制度是生产者延伸责任的一个制度形式,要求生产者对自己的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消费到处置“的整个过程承担责任,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循环利用,这也是环境押金制度理论来源之一。第三节通过分析此制度的法律及经济方面的基础,为其在我国的建构提供理论上的支撑。第二章则分析了环境押金制度推行的国内外经验和我国可汲取的有益之处,为我国具体建构环境押金制度提供了很好的蓝本和实践方法。第三章对环境押金制度运行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和解决制度构建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构建和运行。第四部分即是对我国构建押金制度的具体建议,包括推行原则、环境押金制度的一个方面——主体进行了重点分析到制度的配套运行到法律的具体规制,本文采用此思路推进,主要原因是:环境押金制度的构建,主体是制度运行体系的支点和骨架,在回收利用和推行此种制度中,明确主体及其具体责任,对我国成功构建和运行此种制度起到引领的作用和事半功倍的效果。生产者结构的一个重要结果是产品被售出到消费阶段时,产品使用完结的处置责任不再是社会承担,而转移给了销售者等供应主体或者被循环系统回收。当这些被回收的废弃产品再次回到生产者时,这一产品在社会的流转才算完成。3而环境押金制度是实现EPR的有效手段,也是最经济的手段。本文通过以上四个部分的分析,主要目的是提出相对系统可行的押金制度的构建对策,包括制度推行的原则、主体关系及责任的明确、该制度适用的对象和现存实例的分析、适用机构的设置、管理和监督体系的完善以及配套制度的运行等方面。此外,还有环境押金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对其回收产品的处置、押金欺诈的惩处、该制度的公众参与等等问题的研究,通过具体废弃产品的实施探讨一套符合我国实际和需求的押金制度。
【关键词】:环境押金制度 资源循环管理 生产者延伸责任 主体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2-5
  • Abstract5-12
  • 导言12-20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2-14
  •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14-20
  • 第一章 环境押金制度理论分析20-32
  • 第一节 环境押金制度的概念及沿革20-22
  • 一、环境押金制度的概念20-21
  • 二、环境押金制度的由来与发展21-22
  • 第二节 环境押金制度的主要内容22-27
  • 一、环境押金制度的运作流程22-23
  • 二、环境押金制度的适用范围23-24
  • 三、环境押金制度的押金收取与管理24-27
  • 四、回收废弃产品的处置27
  • 第三节 环境押金制度的理论基础27-32
  • 一、环境押金制度的经济理论基础27-32
  • 第二章 环境押金制度研究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32-37
  • 第一节 环境押金制度的研究现状32-34
  • 一、国外研究现状32-34
  • 第二节 国外环境押金制度研究现状对我国的启示34-37
  • 一、以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环境押金制度34-35
  • 二、政策支持,明确环境押金制度的适用范围并逐步推广35
  • 三、明确环境押金制度的管理部门、运作主体及其权责35-36
  • 四、建立统一的废弃产品回收系统36-37
  • 第三章 环境押金制度构建问题37-42
  • 第一节 我国环境押金制度研究现状37-38
  • 一、实践经验37
  • 二、立法现状37
  • 三、我国构建环境押金制度的紧迫性及可行性37-38
  • 第二节 环境押金制度的适用范围问题38-39
  • 一、确定产品适用范围的问题38
  • 二、明确具体适用标准38-39
  • 第三节 公平和信息不对称问题39-40
  • 一、公平和信息不对称问题39
  • 二、差别收取押金和返还押金方法39-40
  • 第四节 废弃物回收系统确定、技术处理和再利用问题40-42
  • 一、废弃物回收系统确定、技术处理和再利用问题40
  • 二、解决对策40-42
  • 第四章 我国环境押金制度的构建42-53
  • 第一节 环境押金制度推行原则42-43
  • 一、保护环境42
  • 二、体现公平42-43
  • 第二节 环境押金制度主体责任构建建议43-49
  • 一、环境押金制度的主体关系43-44
  • 二、环境押金制度主体责任44-49
  • 第三节 适用对象的对策建议49-50
  • 一、具体适用对象建议49
  • 二、上海“一次性塑料饭盒征收回收处理费”实例49-50
  • 第四节 环境押金制度机构设置及法律制定建议50-51
  • 一、环境押金制度的管理机关50
  • 二、基于行政委托关系设立的处置机构和回收机构50-51
  • 三、法律法规制定对策51
  • 第五节 环境押金制度推行相关配套措施完善建议51-53
  • 一、环境押金标准核算制度51-52
  • 二、申报信息的档案管理52
  • 三、环境押金制度责任承担及惩罚机制的设置建议52-53
  •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7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7-58
  • 后记58-59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素敏;赵丽华;孙晓红;杨凤霞;时卉丽;;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中差错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蒋昌荣 崔虎;“周工作循环管理法”让管理精细化[N];健康报;2011年

2 吴川教育局通讯员张志海;强化管理 科学备考[N];科技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欣欣;资源循环管理中的押金制度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资源循环管理中的押金制度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84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a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