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森林碳汇视角下我国森林法律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7-04-08 16:20

  本文关键词:森林碳汇视角下我国森林法律制度的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时刻关心家园的变化,气候做为地球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它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被人们所逐渐认识。近年来,世界各地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尽管目前关于气候变化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是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温室效应的存在,并且接受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森林是由地球生物圈内的不同生态系统组成,是生物圈中最为重要部分,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结合最为紧密,而且森林是为数不多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气候的积极因素,对吸收C02及其他温室气体、减缓气候变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细致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充分认识森林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碳汇功能,从而完善相应的森林法律制度,对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指导林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自我国现行的《森林法》1998年修订以来,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森林法》中的制度已不能妥善帮助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完善《森林法》,以满足现实的需要。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全球气候变化,从森林碳汇视角谈我国森林法律制度的完善。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从应对气候变化视角下的我国森林法律制度的研究背景入手,基于森林的碳汇功能,分析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对从气候变化视角下的我国森林法律制度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内容做了简单的阐述;第二部分对从气候变化与森林的辩证关系入手,对气候变化做了概述,并细致分析了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并重点谈到了碳汇机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碳汇法律的演变以及对我国的几点启示;第四部分通过前文的分析,总结出我国森林法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五点不足;第五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分别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应对气候变化视角下,如何构建并完善我国的森林法律制度。
【关键词】:气候变化 森林碳汇 森林法律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63;F32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9
  • 1 绪论9-13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1.2.1 研究目的9-10
  • 1.2.2 研究意义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4 研究内容12-13
  • 2 气候变化与森林碳汇的概述13-23
  • 2.1 气候变化概述13-15
  • 2.1.1 气候变化的概念13
  • 2.1.2 气候变化的影响13-14
  • 2.1.3 气候变化的成因14-15
  • 2.1.4 气候变化的解决途径15
  • 2.2 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15-18
  • 2.2.1 森林资源的现状15-17
  • 2.2.2 森林调节气候的功能17-18
  • 2.2.3 森林的碳汇功能18
  • 2.3 气候变化中的森林碳汇机制18-21
  • 2.3.1 森林碳汇的发展18-19
  • 2.3.2 森林碳交易的发展19-21
  • 2.3.3 森林碳汇的优势21
  • 2.4 本章小结21-23
  • 3 国际森林碳汇机制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23-30
  • 3.1 国际公约中的森林碳汇法律演变23-27
  • 3.1.1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3-24
  • 3.1.2 《京都议定书》24
  • 3.1.3 《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24-25
  • 3.1.4 《波恩政治协议》25
  • 3.1.5 《马拉喀什协定》25-26
  • 3.1.6 巴厘岛路线图26
  • 3.1.7 《哥本哈根协议》26-27
  • 3.2 国际法律演变对我国的启示27-29
  • 3.2.1 提升森林碳汇减排的法律地位27
  • 3.2.2 加快健全森林增汇相关的法律制度27-28
  • 3.2.3 大力发展REDD+机制28
  • 3.2.4 主动承担国际法的减排义务28-29
  • 3.3 本章小结29-30
  • 4 我国森林法律制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问题30-38
  • 4.1 森林培育制度不完善30-32
  • 4.1.1 义务植树立法滞后30-31
  • 4.1.2 森林覆盖率提高缓慢31-32
  • 4.1.3 森林培育投融资体制不稳定32
  • 4.2 森林保护制度存在不足32-34
  • 4.2.1 森林保护的地方政府责任制缺失33
  • 4.2.2 林地保护措施不严33-34
  • 4.2.3 伐后更新制度不符合增汇要求34
  • 4.2.4 破坏森林行为所造成的损失补救措施单一且处罚太轻34
  • 4.3 可持续经营制度不健全34-36
  • 4.3.1 缺乏政策的制度保障35
  • 4.3.2 制度缺乏连续、稳定和公平性35
  • 4.3.3 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35-36
  • 4.4 森林碳排放交易权制度缺失36-37
  • 4.4.1 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36-37
  • 4.4.2 森林碳排放交易权制度缺失的原因37
  • 4.5 本章小结37-38
  • 5 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完善我国的森林法律制度38-48
  • 5.1 完善森林培育制度38-40
  • 5.1.1 植树造林制度38
  • 5.1.2 退耕还林制度38-39
  • 5.1.3 封山育林制度39-40
  • 5.2 强化森林保护制度40-42
  • 5.2.1 森林防火制度40-41
  • 5.2.2 林地保护制度41
  • 5.2.3 破坏森林的惩罚制度41-42
  • 5.3 健全可持续经营制度42-45
  • 5.3.1 分类经营制度42-43
  • 5.3.2 建立森林保险制度43-44
  • 5.3.3 森林生态补偿制度44-45
  • 5.4 我国森林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45-47
  • 5.4.1 我国森林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本原则45-46
  • 5.4.2 我国森林碳排放交易权制度的主体、客体46
  • 5.4.3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法律责任46-47
  • 5.5 本章小结47-48
  •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1-52
  • 致谢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士鹏;;气候变化视角下森林碳汇法律保障的制度选择[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邓军文;吴文花;聂呈荣;邓日烈;文素珍;李梅;温玉辉;杨文瑜;;中国碳排放特征及碳汇经济建设分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涂瑞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及其谈判进程[J];环境保护;2005年03期

4 储东涛;;低碳经济与人类可持续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03期

5 徐承昊;;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改善方法[J];科技信息;2010年26期

6 高云波;;关于我国森林培育技术的探索[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2期

7 丁一汇;地球逐渐变暖 人类不寒而栗[J];科学中国人;2002年10期

8 王学t,

本文编号:293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93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f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