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引发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给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失。为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作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各国都纷纷走上低碳之路,我国也将低碳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之一。低碳经济的有序发展需要相关法律的支撑,因此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低碳经济法已经刻不容缓。 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江西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有的良好生态环境也开始恶化。所以江西省要实现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以实现发展为目标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成为江西省发展的契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给予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是非常重要和极其必要的。江西省尽管较早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规章和制度,但就规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的法律而言,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所以,借鉴英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立法经验,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情况,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法律体系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重点在于,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的基本思路。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相关概念的解析、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我国学者的研究现状等;第二部分简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的条件及价值,并进一步在第三部分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第四部分简要介绍了主要发达国家低碳经济立法概况及启示;第五部分在立法模式的选择、立法的制度选择和构建法律体系方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低碳经济 立法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6;D922.2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1 绪论7-13
- 1.1 相关概念的解析7-8
- 1.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7
- 1.1.2 低碳经济7-8
- 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的意义8-9
- 1.3 研究背景与意义9-10
- 1.3.1 研究的背景9
- 1.3.2 研究的意义9-10
- 1.4 我国学者关于低碳经济立法的研究现状10-12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12-13
- 1.5.1 研究的内容12
- 1.5.2 研究的方法12-13
- 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的条件及价值13-17
- 2.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的条件13-15
- 2.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的必要性13-14
- 2.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的可行性14-15
- 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的价值15-17
- 2.2.1 低碳经济立法有利于促进生态和谐15
- 2.2.2 低碳经济立法有利于提高生态效益15
- 2.2.3 低碳经济立法有利于密切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联系15-16
- 2.2.4 低碳经济立法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生态文明提供法律保障16-17
- 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17-21
- 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低碳经济立法现状17-19
- 3.1.1 与国家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现状17-18
- 3.1.2 江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法规现状18
- 3.1.3 环鄱阳湖区域各市区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法规现状18-19
- 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存在的不足19-21
- 3.2.1 立法的体系不够健全,缺乏统筹平衡19
- 3.2.2 部分法可操作性不强,有的法与法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19-20
- 3.2.3 部分法规制定时间较早,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20
- 3.2.4 环湖各市区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缺少统一与协调20-21
- 4 主要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法律与政策概况及启示21-26
- 4.1 主要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法律与政策概况21-23
- 4.1.1 英国的低碳经济法律与政策21
- 4.1.2 日本的低碳经济法律与政策21-22
- 4.1.3 美国的低碳经济法律与政策22-23
- 4.1.4 德国的低碳经济法律与政策23
- 4.2 主要发达国家低碳经济立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启示23-26
- 4.2.1 低碳经济立法要与湖区实际相联系,切实可行23-24
- 4.2.2 低碳经济立法要与其他法律法规体系协调,科学全面24
- 4.2.3 低碳经济立法要政府主导、全民和企业积极参与24
- 4.2.4 低碳经济立法要加强能源、科技、金融、消费等方面的立法24-26
-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的构想26-36
- 5.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的理念26-27
- 5.1.1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发展的理念26-27
- 5.1.2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理念27
- 5.1.3 政府引导与市场推进相结合理念27
- 5.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27-28
- 5.2.1 明确低碳经济的原则,增强立法的适用性27-28
- 5.2.2 把握低碳经济的特征,体现立法的针对性28
- 5.2.3 完善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促进立法的系统性28
- 5.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的基本思路28-36
- 5.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模式的选择28-30
- 5.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的制度选择30-33
- 5.3.3 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议33-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39
- 致谢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显君;;转变发展方式 做强三大低碳产业[J];当代江西;2010年08期
2 唐智敏;陈福生;;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优势战略打造战略优势[J];理论导报;2010年06期
3 吴韶宸;;“四大时代”为南昌实现新一轮发展创造了机遇[J];求实;2011年06期
4 陈钊,刘学彬;成都平原经济区建设生态经济区战略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5 江西省社科院课题组;;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五大体系[J];当代江西;2008年06期
6 刘本荣;;三峡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思考[J];重庆行政;2002年01期
7 姜玉林;;奋发有为 建设“四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J];当代江西;2010年04期
8 丰海英;;山西构建生态经济省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6期
9 ;抓住机遇 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奋发有为 开创“一区双城”发展新时代[J];当代江西;2010年06期
10 彭勇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园区经济形势分析[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丽霞;陈霞;涂香明;;江西省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思考[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黄国勤;黄依南;;低碳经济及其国内外的新进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 穆岩;耿炜;;如何发展低碳经济[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4 郑志洋;武桂桃;;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5 王红宇;陈璐;白文娟;张丽娜;刘冠飞;;低碳经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设想[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6 金宗哲;;低碳节水健康衣[A];雪莲杯第10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梁耀;;“低碳北碚,绿色北碚”建设方式浅谈[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8 ;规划低碳新城启动区 推动低碳城区建设[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9 瞿肖怡;张志军;李莉;;科技引领低碳生活 全力打造低碳社区[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10 张怡萌;胡国成;;中国低碳发展之路探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派记者邓杰;汤建人委员建议: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列为国家低碳经济试验区[N];光华时报;2010年
2 记者 邓志华;江西省气候中心参与省低碳经济白皮书编写[N];中国气象报;2009年
3 徐海波(南昌县委常委、小蓝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坚持科学发展 争创低碳经济先行区[N];南昌日报;2010年
4 刘照龙;共青城打好“低碳经济牌”[N];江西日报;2009年
5 记者 廖晓生;“造血”扶贫共谋生态低碳建设[N];南昌日报;2010年
6 中共江西省委常委、中共南昌市委书记 余欣荣;南昌能建成低碳经济之城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7 记者 宋茜;江西低碳经济研究中心举行揭牌仪式[N];江西日报;2010年
8 主持人 余霞;低碳经济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崛起[N];江西日报;2010年
9 记者骆雪;省“两会”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N];光华时报;2010年
10 中共婺源县委书记 林显君;探索低碳发展之路[N];上饶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宏星;低碳社会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骆旭添;低碳农业发展理论与模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3 赵晓娜;中国低碳社会构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张剑波;低碳经济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袁小量;制造企业低碳竞争力演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薛睿;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郝文升;低碳生态城市过程创新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邓舒仁;低碳经济发展研究:理论分析和政策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10 孙秀梅;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机理与调控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梅燕;苏州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徐楚锟;政府引导下的低碳经济融资方式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鹏;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王娣;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对策[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安红霞;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谭筱川;英国低碳经济发展及其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永胜;低碳经济立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贾东华;青岛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王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视角下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刘志琰;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立法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02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