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论环境污染案件中“两法衔接”的证据转化

发布时间:2021-05-17 05:18
  环境污染案件"两法"有效衔接,有利于惩治环境犯罪行为,而证据的转化则是"两法衔接"的关键。国家从规范层面予以高度重视,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夯实制度基础;证据转化的基础在于其正当性和可行性,收集证据的主体应做扩大解释;证据转化的范围呈扩大趋势,监测报告等证据材料纳入转化范围,但言词证据转化仍受严格限制;转化后的证据最终要经过司法审查,方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这也是"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改革方向的题中之义。 

【文章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6(0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证据转化的基础
    (一)证据转化的正当性
    (二)取证主体的合法性
二、证据转化的范围
三、证据转化的审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的理论基础[J]. 刘洋,张斌.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2]论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基于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J]. 谢登科.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6(04)
[3]论行刑衔接中行政执法证据的使用[J]. 董坤.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4]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的程序衔接问题研究——《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52条第2款的思考[J]. 郭泰和.  证据科学. 2012(06)
[5]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规范研究——基于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的分析[J]. 杜磊.  证据科学. 2012(06)
[6]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的衔接与转化[J]. 孙康.  学习论坛. 2012(03)
[7]论瑕疵证据——以“两个《证据规定》”为分析对象[J]. 万毅.  法商研究. 2011(05)
[8]证据“转化”规则批判[J]. 万毅.  政治与法律. 2011(01)



本文编号:3191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191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1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