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法域外效力的形成机制
发布时间:2017-04-23 12:07
本文关键词:论环境法域外效力的形成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极端气候现象频繁发生的今天,,承认环境法的域外效力可以弥补国际环境法“软法”的缺陷。环境法通常不具有域外效力,但立法机构清晰的立法意图、对本国环境产生不利后果、行为地点发生在本国以及无外交冲突等可能成为不具有域外效力的例外情形。法院可以基于属地原则、属人原则、效果原则、普遍管辖原则、有利原则等取得管辖权。 理论上,全球化世界的治理需要、全球公域的环境伦理、商业的社会责任、国家责任理论的新发展、国际合作的环境法原则构成了环境法域外效力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基础,而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则是促成环境域外效力扩张的直接动因。 实践中,WTO争端解决机构在“限制原材料出口案”等案件的报告中就单边环境贸易措施的合法性及适用条件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欧洲法院审理的“欧盟碳排放指令案”、美国司法实践中审理的“南极空气保护案”等案例也分析了环境法域外适用之情形。 域外适用环境法涉及到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国际投资之间的利益冲突,环境法域外效力与域内效力之间的价值冲突更需要予以权衡,力求做到既尊重环境法域内效力的基础价值,又适当允许环境法的域外适用,协调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环境法 域外效力 环境贸易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68;D922.29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1
- 第一章 形成环境法域外效力的一般理论11-18
- 第一节 法律域内效力与域外效力的区别11-14
- 一、法律域内效力的含义及依据11-12
- 二、法律域外效力的形成及依据12-13
- 三、法律不具有域外效力的假设及其例外13-14
- 第二节 环境法域外效力及相关理论14-18
- 一、环境法域外效力的基本含义14
- 二、环境法域外效力的管辖依据14-18
- 第二章 环境法域外效力的理论动因18-25
- 第一节 全球化世界的治理构成环境法域外效力的社会基础18-19
- 一、环境问题的全球性18-19
- 二、全球环境治理与环境法的域外效力19
- 第二节 全球公域的环境伦理构成环境法域外效力的伦理学基础19-21
- 一、全球公域需要环境法具有域外效力19-20
- 二、环境法域外效力对外层空间环境保护立法的空缺的弥补作用20
- 三、环境法域外效力对南极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框架的补充作用20-21
- 第三节 商业的社会责任理论构成环境法域外效力的经济学基础21-22
- 一、商业的社会责任理论21-22
- 二、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与环境法的域外效力22
- 第四节 国家责任理论的新发展构成环境法域外效力的国际法基础22-23
- 第五节 国际合作原则构成环境法域外效力的国际环境法基础23-24
- 一、国际环境法上的国家合作原则23
- 二、环境法具有域外效力是国家合作原则实现的重要途径23-24
- 第六节 全球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促成环境域外效力扩张24-25
- 第三章 环境法域外效力的实证分析25-37
- 第一节 环境保护基本法与环境法的域外效力25-28
- 一、对 ARC Ecology v. U.S. Dept of theAir Force 案的分析25-27
- 二、对 Pakootas v. Teck Cominco Metals, Ltd 案的分析27-28
- 第二节 大气环境保护法与环境法的域外效力28-31
- 一、《蒙特利尔议定书》对非缔约国的法律效力28-29
- 二、美国《清洁空气法》规定互惠的域外效力29
- 三、欧盟航空碳排放指令的域外效力简析29-31
- 第三节 水资源保护立法与环境法的域外效力31-32
- 一、水资源的流动性与跨境环境污染的频发31
- 二、福岛核电站事故与环境法的域外效力探讨31-32
-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与环境法的域外效力32-34
- 一、生物资源多样性的重要价值与国际保护32-33
- 二、美国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法律的域外效力33-34
- 第五节 可用尽的自然资源保护立法与环境法的域外效力34-37
- 一、美国《森林资源保护和短缺救济法》的域外效力35
- 二、中国“限制原材料出口案”分析35-37
- 第四章 环境法域外效力相关利益博弈与价值平衡37-46
- 第一节 环境利益与自由贸易利益之间的博弈与平衡37-40
- 一、自由贸易的“外部性成本”与环保价值之间的冲突37
- 二、单边环境措施的适用对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价值实现的协调37-40
- 第二节 环境利益与国际投资利益之间的博弈与平衡40-41
- 一、环境的恶化输出对国际投资东道国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破坏40
- 二、适当扩张环境法的域外效力保持投资国与东道国利益的平衡40-41
- 第三节 环境法域外效力与域内效力之间的利益博弈与协调41-46
- 一、环境法的域外适用可能引起的冲突41-42
- 二、环境法域外效力滥用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环境单边主义42-43
- 三、环境法域内效力与域外效力之间的利益平衡43-46
- 第五章 我国有关环境法域外效力的实践和完善46-55
- 第一节 我国现行环境法体系中关于域外效力的规定及分析46-49
- 一、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基本未规定法律的域外效力46-47
- 二、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具有域外效力之情形47-49
- 第二节 完善我国环境法域外效力的理论探讨49-55
- 一、我国应对他国环境法域外效力的对策分析49-50
- 二、关于我国环境法的域外效力的探讨50-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0-61
- 致谢6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红;;欧盟航空碳排放交易制度及其启示[J];法商研究;2011年05期
2 朱晓勤;从GATT/WTO争端解决实践看环境保护单边措施的域外效力问题[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2期
3 刘勇;;WTO自然资源法律规制的失衡及其改革——以“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案”为视角[J];法治研究;2012年11期
4 阿瑟·摩尔;谢来辉;;中国的崛起与非洲的环境[J];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10期
5 杜海燕;;地球不能承受之重——WWF《亚太区2005生态足迹与自然财富报告》解读[J];科学生活;2006年06期
6 吕岩峰;刑法的域外效力辨析──来自国际私法学的观照[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04期
7 唐双娥;“全球公域”的法律保护[J];世界环境;2002年03期
8 唐双娥;保护“全球公域”的法律问题[J];生态经济;2002年08期
9 卜璐;;外国公法适用的理论变迁[J];武大国际法评论;2008年02期
10 浦晔,侯作前;论环境保护中的单边主义及中国的政策选择[J];中国法学;2002年04期
本文关键词:论环境法域外效力的形成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2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22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