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循环经济立法完善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3 22:14

  本文关键词:循环经济立法完善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当前人类活动范围已逐渐超越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资源匮乏、环境污染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世界各国的经济学界、法学界的学者纷纷开始剖析原因并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力求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人们的种种积极探索中,循环经济成为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模式之一,构筑实现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增长速度飞快,但同时面对着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资源浪费以及不堪重负的生态环境,因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必然的选择。作为可持续发展模式之一的循环经济,我们必须依靠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健全的法律制度作为支撑来实现其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我国目前现有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立法主要有1部循环经济促进法,4部环境法律,8部资源利用法律,20多部资源环境管理的行政法规等。但因其中很多法律法规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带有不同程度的计划经济色彩,而且,作为基本法的《循环经济促进法》过多的原则性规定,影响了其在循环经济活动中作用的发挥。因此在现阶段,如何完善循环经济的相关立法对于推动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围绕着循环经济立法完善这一主题,分成四部分展开讨论。第一部分首先通过分析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基本原则对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这一部分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的循环经济思想与我国学者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两方面分析循环经济的内涵,并充分介绍了循环经济的“3R”原则。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我国循环经济的立法现状及问题。因为《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对于循环经济立法而言是一个分水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所以笔者从《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之前和之后两个时间角度进行相应的立法状态阐述及问题分析。对于《循环经济促进法》出台之前,主要针对资源能源、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消费等领域的立法现状及问题进行阐析,对于《循环经济促进法》出台后,着重介绍了促进法确立的六大制度及其积极意义,进而分析该法在三年多的法律实施过程中所折射的问题。第三部分通过对德国、日本、美国、欧盟等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实践概况的介绍,进而对于中外循环经济立法在立法背景和目的、立法模式及法律体系、立法规制对象三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剖析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所应具有的特性,然循环经济也是一个世界共同面对的课题,对于循环经济的法律调整也有其共同之处,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当然有可借鉴之处,因此该部分重点介绍分析了国外经验对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完善的启示与借鉴,以期改进当前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不足。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笔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对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完善路径,宏观层面,我们应以正确把握处理好作为基本法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与其他相关法的关系为逻辑起点,并根据循环经济实践坚持诸如协调系统性等原则的指导来完善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微观层面,笔者提出了循环经济立法完善的具体构想也即构建“三步同时走”的方略,一是继续完善循环经济促进法相关法律制度,二是修订完善循环经济相关法,三是健全地方配套法规及制度建设。通过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以期对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完善工作提出些许建议也是本文写作的核心目的。
【关键词】: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促进法 公众参与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29;D922.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1章 循环经济及其立法完善概述11-20
  • 1.1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11-14
  • 1.1.1 循环经济的内涵11-13
  • 1.1.2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13-14
  • 1.2 循环经济立法完善的必要性分析14-20
  • 1.2.1 循环经济关键性构成要素—制度创新14-16
  • 1.2.2 循环经济与利益冲突及立法的协调作用16-18
  • 1.2.3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保障18-20
  • 第2章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概览及评估20-31
  • 2.1 我国循环经济的立法历史实践20-21
  • 2.1.1 我国全国性循环经济的立法实践20
  • 2.1.2 我国地方循环经济的立法实践20-21
  • 2.2 《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前的状态分布及问题21-24
  • 2.2.1 资源能源方面的立法现状及问题21-22
  • 2.2.2 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立法现状及问题22-24
  • 2.2.3 生产与消费方面的立法现状与问题24
  • 2.3 《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后的立法现状及问题24-31
  • 2.3.1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成就25-27
  • 2.3.2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不足27-31
  • 第3章 循环经济立法的国际经验与借鉴31-41
  • 3.1 循环经济立法的国际简况31-34
  • 3.1.1 德国的循环经济立法简况31-32
  • 3.1.2 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简况32-33
  • 3.1.3 美国的循环经济立法简况33-34
  • 3.1.4 欧盟的循环经济立法简况34
  • 3.2 中外有关循环经济立法的比较分析34-38
  • 3.2.1 立法背景和目的比较35-36
  • 3.2.2 立法模式及法律体系比较36-37
  • 3.2.3 循环经济立法规制的对象比较37-38
  • 3.3 国外经验对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完善的启示与借鉴38-41
  • 3.3.1 坚持与时俱进,法随时转,实现循环经济立法与转变发展经济方式的良性互动38-39
  • 3.3.2 加强循环经济立法技术的改进,增强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可行性39
  • 3.3.3 综合设计循环经济立法,强化循环目标,合理安排法律制度设计,引入公众参与39-41
  • 第4章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完善路径41-55
  • 4.1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完善的宏观思考41-46
  • 4.1.1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完善的基本原则41-44
  • 4.1.2 循环经济立法完善的逻辑前提44-46
  • 4.2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完善的微观构建46-55
  • 4.2.1 完善循环经济促进法相关法律制度47-51
  • 4.2.2 修订完善循环经济相关法律51-53
  • 4.2.3 健全地方配套法规及制度建设53-55
  • 结语55-57
  • 参考文献57-59
  • 致谢59-61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佑海;循环经济立法问题研究[J];环境保护;2005年01期

2 周珂,迟冠群;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必要性刍议[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卢凤;贾秀兰;;实施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持[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蔡守秋;第三种调整机制——从环境资源保护和环境资源法角度进行研究(上)[J];中国发展;2004年01期

5 刘芳,李慧明;建立循环型社会法律制度,推动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发展;2005年02期

6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型社会的经验——Ⅲ.强化政府职责与加强科技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年01期

7 唐荣智,于杨曜;循环经济法比较研究——兼评我国首部清洁生产促进法[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循环经济立法完善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3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23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2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