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04:05

  本文关键词: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国家近些年来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强大,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诸如,温室效应、江河水资源污染严重、极端天气以及引发的雾霾现象,这些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近千亿元,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并在‘十二五’期间拿出GDP的1.5%投入到环境保护中,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生态环境恶化态势得到初步遏制。但是,由于生态补偿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只有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才能把生态保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现实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起来。由于大兴安岭地区自大兴安岭林区开发以来已经经历了40多年,由于长期过量采伐导致了森林资源急剧下降,此外还有森林火灾等灾害的破坏,致使林区的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坏,生态功能弱化趋势愈演愈烈。由于生态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说如何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对人们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本文主要从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现状开始入手,阐述了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对于大兴安岭地区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同时基于生态补偿制度为出发点,以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分析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在生态补偿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如应该加快出台大兴安岭《生态补偿条例》,以及完善在补偿主体、补偿方式、补偿途径、补偿标准等方面上还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另外,通过对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相关制度比较与实践经验的分析,并适当予以借鉴,并且结合大兴安岭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我国现有的《生态补偿条例》,制定出适合当地情况的《生态补偿条例》,在对今后的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 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制度问题 完善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6
  • 1.1 研究背景8-10
  • 1.1.1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弱化严重8-9
  • 1.1.2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9-10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2
  • 1.2.1 研究目的10-11
  • 1.2.2 研究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2-14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4 研究内容14-16
  • 2 生态功能区与生态补偿16-25
  • 2.1 生态功能区与生态补偿概念和功能16-17
  • 2.1.1 生态功能区概念与功能16
  • 2.1.2 生态补偿概念与功能16-17
  • 2.2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现状17-22
  • 2.2.1 大兴安岭基本情况概述17-18
  • 2.2.2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现状18-20
  • 2.2.3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生态问题20-22
  • 2.3 建立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制度的意义22-24
  • 2.3.1 建设我国生态文明的需要22-23
  • 2.3.2 遏制生态功能弱化的需要23
  • 2.3.3 持续实施天保工程的需要23-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3 国外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制度概述25-33
  • 3.1 美国生态补偿制度25-28
  • 3.1.1 美国生态补偿制度建立背景及发展概述25-26
  • 3.1.2 美国生态补偿的主要政策内容和主要模式26-27
  • 3.1.3 美国生态补偿制度的经验介绍27-28
  • 3.2 欧盟生态补偿制度的研究与分析28-32
  • 3.2.1 欧盟生态补偿制度建立背景及发展概述28-29
  • 3.2.2 欧盟生态补偿的主要政策内容29-30
  • 3.2.3 欧盟生态补偿实践模式30-31
  • 3.2.4 欧盟生态补偿制度的经验借鉴31-32
  • 3.3 本章小结32-33
  • 4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33-40
  • 4.1 生态补偿立法缺失33-35
  • 4.2 对大兴安岭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力度35-36
  • 4.3 生态补偿主体狭窄36-37
  • 4.4 生态补偿的标准不够明确37-38
  • 4.5 生态补偿方式过于简单38-39
  • 4.6 本章小结39-40
  • 5 完善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制度的对策40-45
  • 5.1 健全生态补偿法律体系40-42
  • 5.1.1 尽快出台《生态补偿条例》40-41
  • 5.1.2 整合生态补偿的相关法律41
  • 5.1.3 确定生态补偿的立法模式41-42
  • 5.2 完善生态补偿的内容42-43
  • 5.2.1 扩大生态补偿主体范围42
  • 5.2.2 丰富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方式42-43
  • 5.2.3 拓展生态补偿途径43
  • 5.3 健全生态补偿的约束与监督制度43-44
  • 5.4 本章小结44-45
  •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4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8-49
  • 致谢49-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树清;;关于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10期

2 郑雪梅;韩旭;;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06年10期

3 马国青,宋春姬;森林效益评价与公益林生态补偿问题的思考[J];防护林科技;2002年01期

4 王峰;杨菲;;论大兴安岭林区寒地植物物种的保护与利用[J];防护林科技;2012年06期

5 文正邦;曹明德;;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哲学思考——生态法治构建刍议[J];东方法学;2013年06期

6 孙力;;生态功能区补偿法律制度初探[J];环境保护;2008年12期

7 王世进;卢洁;;论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视角[J];环境教育;2009年08期

8 《中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政策问题研究》课题组;;已划定生态公益林和已租赁集体林林权改革理论与实践回顾[J];林业经济;2010年08期

9 杨凤英,宋伯为,王汝清;山西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市场分析[J];山西林业科技;2004年01期

10 李爱年;刘旭芳;;对我国生态补偿的立法构想[J];生态环境;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润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5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25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7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