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生态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生态损害救济法律制度的缺失,是当前环境问题难以有效解决的制度根源之一。目前我国环境立法的救济机制大多是针对环境侵权的,只解决了以环境为媒介的针对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救济问题,而对于生态损害的救济在我国立法中则凤毛麟角。建立以生态损害赔偿制度为核心的生态损害救济制度,是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 建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应当以我国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国外的生态损害制度经验为借鉴,完善我国的生态损害赔偿立法,健全生态损害赔偿的相关配套制度,其中包括生态损害责任承担的社会化和生态损害纠纷处理机制的多样化。从而确保生态损害赔偿法律能够顺利实施,全面建立生态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生态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是以运用法律手段为核心,并综合运用各种社会途径调整利益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是通过对各方利益的协调从而保护生态的一种法律制度。科学建构生态赔偿法律制度必须正视现行法律覆盖不全面、职责划分不清晰、社会不重视、执行实施难操作等制度方面的诸多难题,坚持走补偿机制法制化、标准认定规范化、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的道路。
【关键词】:生态损害 赔偿制度 法律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引言7-10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7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7-10
- 第一章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概述10-13
- 第一节 生态和生态损害的范畴10-11
- 一、生态的范畴10
- 二、生态损害的概念及特征10-11
- 第二节 生态损害赔偿的基本内涵11-13
- 第二章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基本要素的学理分析13-21
- 第一节 生态损害赔偿责任主体13-14
- 一、生态损害行为主体13
- 二、非损害行为主体13-14
- 第二节 生态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14-17
- 一、生态损害行为14-15
- 二、生态损害事实15
- 三、损害行为与生态损害事实的因果关系15-16
- 四、生态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16-17
- 第三节 生态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17-18
- 一、生态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17
- 二、生态损害赔偿范围和评估程序17-18
- 第四节 生态损害赔偿责任的抗辩事由和溯及力18-19
- 一、抗辩事由理论18
- 二、溯及力18-19
- 第五节 生态损害赔偿的受偿主体19-21
- 一、国家环境管理机关19-20
- 二、生态环境保护组织20-21
-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实践考察21-29
- 第一节 国外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简介21-25
- 一、美国生态损害赔偿制度21-22
- 二、欧洲地区生态损害赔偿制度22-23
- 三、日本生态损害赔偿制度23-24
- 四、国外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综合评述24-25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损害赔偿的相关制度25-29
- 一、我国现有与生态损害相关法律制度26-27
- 二、我国生态损害赔偿司法实践中凸显的主要问题27-29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思考29-35
- 第一节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模式29-30
- 一、制定专门的《生态损害赔偿法》29
- 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引入现有法律29-30
- 第二节 生态损害赔偿责任的社会化路径30-32
- 一、责任保险制度30-31
- 二、生态损害填补基金制度31-32
- 第三节 健全生态损害纠纷处理机制32-35
- 一、明确生态损害赔偿的范围32
- 二、制定评估程序32
- 三、建立生态损害赔偿的诉讼途径32-33
- 四、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33-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8
- 后记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舟;徐开勇;;损害赔偿,请用好你的权利[J];安全与健康;2006年10期
2 ;哪些人可参加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J];安全与健康;2009年12期
3 俞铖;;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4 于文轩;黄厚秘;;环境健康损害赔偿的困境与对策——以一起典型铅污染案件为例[J];绿叶;2013年10期
5 李燕;张家钧;;关于美容损害赔偿[J];医学美学美容;2001年04期
6 王江丽;试谈《交通安全法》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立法不足完善[J];安全与健康;2005年18期
7 杨春霞;;重庆市璧山县福禄镇村民状告污染企业损害赔偿案[J];环境教育;2006年05期
8 罗千;;关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一些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3年16期
9 ;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办法将制订[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8年06期
10 吴德成;;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立法完善[J];理论月刊;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威;;浅谈建设工程损害赔偿的范围[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周莹;;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垫付责任[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周莹;;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垫付责任[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4 贺富强;赵明;;房屋建设工程对相邻房屋损害赔偿中若干问题的探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赵晓飞;;国外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对我国损害赔偿立法的影响[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6 王蓓;;由后福岛时代看中国核损害赔偿财务保证制度的发展[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0册(核情报(含计算机技术)分卷、核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分卷)[C];2011年
7 樊成玮;;对人身权损害赔偿几个问题的探讨[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8 罗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以日本新损害赔偿论为中心[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9 朱树英;曹文衔;;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在建设工程质量损害赔偿中的法律责任[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10 金晓;;关于确定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的探讨[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第二部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学蕊;核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应尽早建立[N];中国能源报;2011年
2 吕松涛;婚姻纠纷中的损害赔偿[N];检察日报;2001年
3 查坤元 李根发;审理老年人损害赔偿案应更新理念[N];江苏经济报;2003年
4 ;损害赔偿范围与数额的确定[N];中华合作时报;2014年
5 李根发 戴根法;怎么审理老年人损害赔偿案[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明盛华;离婚了,谁有权要求损害赔偿?[N];检察日报;2002年
7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 王春民;日本核事故损害赔偿原则及指针[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汪性国;婚内私生子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N];江苏经济报;2012年
9 徐智渊 刘传勇;对通奸行为能否要求损害赔偿[N];江苏经济报;2004年
10 王立飞 王德勇;离婚案件“过错损害赔偿”的适用[N];江苏经济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侯雪;刑事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王亚男;外派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夏琳;英美法上精神痛苦损害赔偿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姜茹娇;国际私法中损害赔偿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吴继刚;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林位强;医疗事故的认定与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丁海俊;私权救济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雷;论损害赔偿中的损益相抵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晓萍;产品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潘芝雯;论存活机会丧失的损害赔偿[D];南京大学;2011年
4 顾慧;反垄断法中损害赔偿构成要件之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简娟;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法经济学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6 刘海生;《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损害赔偿计算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王栋;侵害生命权之损害赔偿范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克冲;我国环境污染致人损害赔偿立法完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安娜;核损害赔偿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10 张秀玲;夫妻间损害赔偿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生态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9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39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