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湿地生态保护法律机制的问题与完善
发布时间:2021-09-18 10:13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国湿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污染严重,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严峻,近年来湿地问题逐渐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然而我国的法律建设严重滞后于湿地保护的需要,缺乏关于湿地的专项保护立法,湿地范围界定模糊,湿地生态补偿方式单一、产权和补偿主体不明,湿地恢复缺乏法律依据和有效监管,征收征用湿地过程中缺乏合理的拆迁安置补偿办法等问题突出。因此,亟须在国家层面出台湿地保护法,建立健全我国湿地保护法律体系,全面规范湿地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多项问题,从而推动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文章来源】:四川环境. 2020,39(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前言
1 我国有关湿地生态保护法律的现状
2 我国湿地生态保护法律机制存在的问题
2.1 湿地范围界定不明
2.2 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法律问题
2.2.1 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方式单一
2.2.2 湿地产权不清、补偿主体不明
2.3 湿地生态恢复机制的法律问题
2.3.1 湿地生态恢复缺乏法律依据
2.3.2 湿地生态恢复缺乏有效监管
2.4 缺乏湿地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依据
3 我国湿地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3.1 制定湿地生态保护专项法律法规
3.2 明确湿地的范围界定
3.3 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完善
3.3.1 丰富湿地生态补偿方式
3.3.2 明确湿地产权和补偿主体
3.4 湿地生态恢复法律机制的完善
3.4.1 将湿地生态恢复作为独立地责任承担方式
3.4.2 建立统一的湿地生态恢复监督协调队伍
3.5 建立新型湿地征地补偿制度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恢复性司法的实践创新与制度完善——以福建省为例[J]. 曾睿. 理论月刊. 2019(02)
[2]黄河三角洲湿地环境评价及生态影响[J]. 芦英俊,王东,邓术兴. 四川环境. 2018(03)
[3]美国湿地补偿银行机制及对我国湿地保护的启示与建议[J]. 刘金淼,孙飞翔,李丽平. 环境保护. 2018(08)
[4]湿地法律概念的实践审视与理论溯源——兼论我国湿地法律概念的反思与重构[J]. 李爱年,刘爱良.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5)
[5]论我国湿地产权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J]. 杜群,车东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6]论生态恢复法律责任的实践创新与制度跟进[J]. 徐本鑫.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7]环境修复审视下我国环境法律责任形式之利弊检讨——基于条文解析与判例研读[J]. 刘超.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8]环境修复目标的法律分析[J]. 李挚萍. 法学杂志. 2016(03)
[9]环境资源案件中恢复原状的责任方式[J]. 王立新,黄剑,廖宏娟. 人民司法. 2015(09)
[10]建立健全我国湿地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难点[J]. 孙长霞,贺超,吴成亮.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0)
本文编号:3399954
【文章来源】:四川环境. 2020,39(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前言
1 我国有关湿地生态保护法律的现状
2 我国湿地生态保护法律机制存在的问题
2.1 湿地范围界定不明
2.2 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法律问题
2.2.1 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方式单一
2.2.2 湿地产权不清、补偿主体不明
2.3 湿地生态恢复机制的法律问题
2.3.1 湿地生态恢复缺乏法律依据
2.3.2 湿地生态恢复缺乏有效监管
2.4 缺乏湿地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依据
3 我国湿地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3.1 制定湿地生态保护专项法律法规
3.2 明确湿地的范围界定
3.3 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完善
3.3.1 丰富湿地生态补偿方式
3.3.2 明确湿地产权和补偿主体
3.4 湿地生态恢复法律机制的完善
3.4.1 将湿地生态恢复作为独立地责任承担方式
3.4.2 建立统一的湿地生态恢复监督协调队伍
3.5 建立新型湿地征地补偿制度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恢复性司法的实践创新与制度完善——以福建省为例[J]. 曾睿. 理论月刊. 2019(02)
[2]黄河三角洲湿地环境评价及生态影响[J]. 芦英俊,王东,邓术兴. 四川环境. 2018(03)
[3]美国湿地补偿银行机制及对我国湿地保护的启示与建议[J]. 刘金淼,孙飞翔,李丽平. 环境保护. 2018(08)
[4]湿地法律概念的实践审视与理论溯源——兼论我国湿地法律概念的反思与重构[J]. 李爱年,刘爱良.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5)
[5]论我国湿地产权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J]. 杜群,车东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6]论生态恢复法律责任的实践创新与制度跟进[J]. 徐本鑫.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7]环境修复审视下我国环境法律责任形式之利弊检讨——基于条文解析与判例研读[J]. 刘超.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8]环境修复目标的法律分析[J]. 李挚萍. 法学杂志. 2016(03)
[9]环境资源案件中恢复原状的责任方式[J]. 王立新,黄剑,廖宏娟. 人民司法. 2015(09)
[10]建立健全我国湿地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难点[J]. 孙长霞,贺超,吴成亮.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0)
本文编号:3399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399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