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政程序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9 12:14
西方法学家认为:自由的历史基本上是奉行程序保障的历史,因此西方法律传统一直十分重视行政程序。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经有64个国家颁布了专门的行政程序法典。行政程序法对于加快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公民权益、遏制权力腐败、提高行政效率、促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作用在现代法治建设中越来越明显。但是,各国都没有制定环境行政程序法。而环境行政程序又具有特殊性,它往往与科技相关联,环境决策于未知,使环境行政程序具有风险性;环境保护涉及面广,每一个环境行政决策或行为都会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容易导致环境行政的困难和拖延;环境保护必须考虑代际公平,许多政策造成的后果是不可恢复的;环保执法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些特殊性都决定了如果能够进行专业程序立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环境行政机关的活动得以科学、合理、高效地完成。我国现阶段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环境法体系,但环境法治不仅要求法律为环保部门的活动提供各种规则和标准,而且要求这些规则和标准能够得到切实的执行。同时,环境行政的特点和困难决定了环境行政实施正当法律程序的必要性。统一的环境行政程序法典能更好的规范行政主体行政职权的行使,控制行政权的滥用,提高相对人的法律意...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意义和价值分析
2 环境行政程序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1 环境行政程序法的功能决定了制定环境行政程序法是必要的
2.1.1 规范环境行政权的合法行使,保证实体法的正确实施
2.1.2 有助于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发扬民主政治
2.1.3 实现环境资源的合理保护与配置,提高环境行政效率
2.1.4 推动环境行政法建设的发展
2.2 环境行政程序立法的可行性分析
2.2.1 我国现行的行政程序规范,是制定环境行政程序法的制度基础
2.2.2 世界行政程序法的立法经验对环境行政程序立法的借鉴作用
3 环境行政程序法的立法理念和目标模式
3.1 环境行政程序法的涵义
3.1.1 程序——法律的生命形式
3.1.2 行政程序法——现代行政法的核心
3.1.3 环境行政程序法——特殊的行政程序法
3.2 环境行政程序法的立法理念
3.2.1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思想的体现
3.2.2 平衡论对环境行政程序立法的影响
3.3 环境行政程序法的目标模式
3.3.1 环境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的涵义
3.3.2 环境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的意义
3.3.3 保护兼顾效率——我国环境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的选择
4 环境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
4.1 公开原则
4.1.1 公开原则的涵义
4.1.2 公开原则的内容
4.1.3 公开原则的法律意义
4.2 公正原则
4.2.1 公正原则的涵义和内容
4.2.2 公正原则的法律意义
4.3 参与原则
4.4 效率原则
4.5 可持续发展原则
5 环境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
5.1 听证制度
5.1.1 环境行政听证制度的渊源和涵义
5.1.2 环境行政听证制度的内容
5.2 证据制度
5.2.1 举证责任
5.2.2 证据的接受和收集
5.2.3 证据的判断
5.2.4 证据的补充
5.3 时效制度
5.3.1 行政行为的期限
5.3.2 违反时效的法律后果
5.4 自由裁量制度
6 主要的环境行政程序
6.1 环境行政许可程序
6.1.1 行政许可的申请与受理
6.1.2 审查与决定
6.1.3 行政许可证件
6.1.4 听证
6.1.5 变更与延续
6.2 环境行政强制执行程序
6.2.1 一般程序
6.2.2 特殊程序
6.3 环境行政指导程序
6.3.1 环境行政指导的方式
6.3.2 环境行政指导的依据
6.3.3 环境行政指导的原则
6.3.4 环境行政指导的救济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401595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意义和价值分析
2 环境行政程序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1 环境行政程序法的功能决定了制定环境行政程序法是必要的
2.1.1 规范环境行政权的合法行使,保证实体法的正确实施
2.1.2 有助于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发扬民主政治
2.1.3 实现环境资源的合理保护与配置,提高环境行政效率
2.1.4 推动环境行政法建设的发展
2.2 环境行政程序立法的可行性分析
2.2.1 我国现行的行政程序规范,是制定环境行政程序法的制度基础
2.2.2 世界行政程序法的立法经验对环境行政程序立法的借鉴作用
3 环境行政程序法的立法理念和目标模式
3.1 环境行政程序法的涵义
3.1.1 程序——法律的生命形式
3.1.2 行政程序法——现代行政法的核心
3.1.3 环境行政程序法——特殊的行政程序法
3.2 环境行政程序法的立法理念
3.2.1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思想的体现
3.2.2 平衡论对环境行政程序立法的影响
3.3 环境行政程序法的目标模式
3.3.1 环境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的涵义
3.3.2 环境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的意义
3.3.3 保护兼顾效率——我国环境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的选择
4 环境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
4.1 公开原则
4.1.1 公开原则的涵义
4.1.2 公开原则的内容
4.1.3 公开原则的法律意义
4.2 公正原则
4.2.1 公正原则的涵义和内容
4.2.2 公正原则的法律意义
4.3 参与原则
4.4 效率原则
4.5 可持续发展原则
5 环境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
5.1 听证制度
5.1.1 环境行政听证制度的渊源和涵义
5.1.2 环境行政听证制度的内容
5.2 证据制度
5.2.1 举证责任
5.2.2 证据的接受和收集
5.2.3 证据的判断
5.2.4 证据的补充
5.3 时效制度
5.3.1 行政行为的期限
5.3.2 违反时效的法律后果
5.4 自由裁量制度
6 主要的环境行政程序
6.1 环境行政许可程序
6.1.1 行政许可的申请与受理
6.1.2 审查与决定
6.1.3 行政许可证件
6.1.4 听证
6.1.5 变更与延续
6.2 环境行政强制执行程序
6.2.1 一般程序
6.2.2 特殊程序
6.3 环境行政指导程序
6.3.1 环境行政指导的方式
6.3.2 环境行政指导的依据
6.3.3 环境行政指导的原则
6.3.4 环境行政指导的救济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4015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401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