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立法思考

发布时间:2021-09-23 00:32
  近年来,社会各界关于“十年治淮”的成就议论纷纷,几百亿治理资金的投入,收效甚微的结果,不能不令人深思。事实上,类似的例子在我国甚至世界范围内无独有偶。对于随水的流动而扩散的污染尤其是跨行政区水污染充分体现了污染的外部性特点与单一行政区划污染治理方式之间的矛盾。在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实践中各省不可避免地会陷入类似于“囚徒困境”的境地——各个局部都在努力寻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整体利益却不是最优,甚至是最差。那么究竟怎么做才能真正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本文就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着眼于微观实践层次,在复杂凌乱的现实场景中,探索隐藏于种种表象下的行政权力运作、经济利益分配等脉络。现将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一点儿心得以文字展现出来,只求抛砖引玉,引来大家之言。“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是一宏大命题,囿于笔者水平所限,面面俱到可能便是“蜻蜓点水”。因此第一章中首先将本文的研究范围限定在具体立法、机构设置、配套制度三方面,在此也介绍了研究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机制的意义。鉴于本文立足于实证分析,希望通过考察现行机制运作探索改进思路,因此第二章介绍了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浅析
    (一) 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内涵剖析
    (二) 研究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意义
        1. 流域内行政区划分割的现状决定了研究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2. 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复杂艰巨性决定了研究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重要性
二、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现状及绩效评价
    (一) 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现状
        1. 我国跨行政区流域水环境现状
        2. 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现状
    (二) 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绩效评价
        1. 立法的不足
        2. 机构设置不合理,协同机制运作不畅
        3. 配套制度的缺位
三、国外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 国外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
        1. 法国的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
        2. 美国的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
    (二) 国外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四、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立法构建
    (一) 关于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争论
        1. 取消行政区域分割,建立单一政府
        2. 在行政区划之外成立跨区域的环保机构,统一治理环境
        3. 现行行政区划之间合作协同治理
    (二) 构建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新思路
        1. 建立流域综合治理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2. 建立流域综合治理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三) 立法分析
    (四) 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构的法律构建
        1. 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机制中管理机构的设置
        2. 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机制中管理机构的运作
    (五) 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需要建立的配套法律制度
        1.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2.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3. 加强财政转移支付
结论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404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404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1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