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寒牧区草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探讨
发布时间:2021-09-24 03:41
在沉痛反思工业征服主义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深重灾难之后,人类终于认识到与自然生态尖锐对立的非理性。那种只知道从自然界索取和过度向自然界排放,而置自然界自身活动规律于不顾的对待自然的方式,最终是有害于人类自身的。所以尊重自然、补偿自然的思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始复苏。一时间,生态学界、环境学界以及经济学界对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以及生态恢复的研究,如雨后春笋,成果斐然。尽管还极不成熟,但却形成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初步框架。但是,如何运用法律手段规制生态保护中的利益补偿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到目前为止,法律学界还基本上没有展开对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以至于严重影响着这一制度构建的进程和实际操作。特别是对于草地资源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的构建的探讨是少之又少,这与草地资源在我国生态系统中的所起到的重要地位是极不相称的。本文以高寒牧区的草地资源为研究对象,探讨建立相关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措施。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引言部分,主要说明本文写作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方法。第二部分:在分析我国高寒牧区草地资源分布、类型、利用现状以及其生态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高寒牧区建立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一、我国高寒牧区草地资源的分布、类型及重要性
(一) 我国高寒牧区草地资源的分布
(二) 我国高寒牧区草地资源的类型
(三) 我国高寒牧区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二、高寒牧区草地资源利用现状
(一) 草地退化和沙化严重,荒漠化加剧
(二) 水土流失日益加剧,生态平衡失调
(三) 草地鼠虫害增加
(四) 草地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三、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维护高寒牧区草地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
(一) 生态补偿的概念、立足点、目的和性质
(二) 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保护高寒牧区草地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三) 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实现高寒牧区社会公平的客观需要
(四) 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促进高寒牧区农牧民增收和草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第二章 我国高寒牧区草地生态补偿制度的缺陷
一、立法上的不足
(一) 我国关于生态补偿的立法现状
(二) 高寒牧区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
二、观念上的障碍
(一) 建立高寒牧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观念的缺失
(二) 高寒牧区草地生态法律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三、现有管理体制的混乱
四、技术上的问题
第三章 高寒牧区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高寒牧区草地生态补偿的制度的原则
二、高寒牧区草地生态补偿的关键点
(一) 补偿主体行政化
(二) 补偿方式多样化
(三) 补偿手段市场化
(四) 补偿管理规范化
(五) 补偿标准科学化
三、高寒牧区草地生态补偿的方式
(一) 传统的生态补偿类型
(二) 高寒牧区草地生态补偿的方式
四、高寒牧区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法律关系
(一) 法律主体
(二) 法律客体
(三) 权利与义务
五、完善高寒牧区草地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具体措施
(一)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二) 推行放牧权交易制度,严格控制牧草放养区草原的承载量
(三) 生态补偿费制度
(四) 生态税制度
(五)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
(六) 其他生态补偿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立中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依据、原则及配套政策研究[J]. 张志民,延军平,张小民.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08)
[2]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J]. 李静云,王世进. 河北法学. 2007(06)
[3]西部地区草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J]. 张培栋. 中国林业. 2007(10)
[4]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之服务功能[J]. 龙瑞军. 科技导报. 2007(09)
[5]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法律机制若干问题探讨[J]. 冷朝阳,易琨,张树兴. 广州环境科学. 2007(01)
[6]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之探究[J]. 曹明德. 法商研究. 2007(02)
[7]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J]. 赵建林. 中国环境管理丛书. 2007(01)
[8]解构与反思:中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探析[J]. 孙力. 理论探讨. 2007(02)
[9]论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机制[J]. 王关区.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10]论生态补偿的法律关系[J]. 刘旭芳,李爱年. 时代法学. 2007(01)
硕士论文
[1]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 王良海.西南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07022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高寒牧区建立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一、我国高寒牧区草地资源的分布、类型及重要性
(一) 我国高寒牧区草地资源的分布
(二) 我国高寒牧区草地资源的类型
(三) 我国高寒牧区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二、高寒牧区草地资源利用现状
(一) 草地退化和沙化严重,荒漠化加剧
(二) 水土流失日益加剧,生态平衡失调
(三) 草地鼠虫害增加
(四) 草地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三、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维护高寒牧区草地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
(一) 生态补偿的概念、立足点、目的和性质
(二) 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保护高寒牧区草地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三) 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实现高寒牧区社会公平的客观需要
(四) 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促进高寒牧区农牧民增收和草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第二章 我国高寒牧区草地生态补偿制度的缺陷
一、立法上的不足
(一) 我国关于生态补偿的立法现状
(二) 高寒牧区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
二、观念上的障碍
(一) 建立高寒牧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观念的缺失
(二) 高寒牧区草地生态法律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三、现有管理体制的混乱
四、技术上的问题
第三章 高寒牧区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高寒牧区草地生态补偿的制度的原则
二、高寒牧区草地生态补偿的关键点
(一) 补偿主体行政化
(二) 补偿方式多样化
(三) 补偿手段市场化
(四) 补偿管理规范化
(五) 补偿标准科学化
三、高寒牧区草地生态补偿的方式
(一) 传统的生态补偿类型
(二) 高寒牧区草地生态补偿的方式
四、高寒牧区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法律关系
(一) 法律主体
(二) 法律客体
(三) 权利与义务
五、完善高寒牧区草地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具体措施
(一)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二) 推行放牧权交易制度,严格控制牧草放养区草原的承载量
(三) 生态补偿费制度
(四) 生态税制度
(五)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
(六) 其他生态补偿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立中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依据、原则及配套政策研究[J]. 张志民,延军平,张小民.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08)
[2]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J]. 李静云,王世进. 河北法学. 2007(06)
[3]西部地区草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J]. 张培栋. 中国林业. 2007(10)
[4]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之服务功能[J]. 龙瑞军. 科技导报. 2007(09)
[5]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法律机制若干问题探讨[J]. 冷朝阳,易琨,张树兴. 广州环境科学. 2007(01)
[6]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之探究[J]. 曹明德. 法商研究. 2007(02)
[7]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J]. 赵建林. 中国环境管理丛书. 2007(01)
[8]解构与反思:中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探析[J]. 孙力. 理论探讨. 2007(02)
[9]论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机制[J]. 王关区.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10]论生态补偿的法律关系[J]. 刘旭芳,李爱年. 时代法学. 2007(01)
硕士论文
[1]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 王良海.西南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07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407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