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权利制度生态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1 05:04
草原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而且其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可替代。伴随现代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人们追逐草原经济利益,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草原的生态价值。全球草原生态严重退化,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各国在加强草原立法的进程中,逐步将草原立法价值取向的重点转向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在立法上确立草原基本权利制度,是草原所有人和使用人行使相关权利和履行相应义务的基础,是推进保护草原生态进程的法制基础。充分发挥草原所有人和使用人在草原生态保护中的积极作用,是缓解草原破坏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国现行草原权利制度的构建,缺乏生态保护理念,致使执行过程中造成了相关主体对草原生态保护的忽视。用保护草原生态的理念指导草原的法制建设,健全完善现行草原权利制度,推进草原权利制度生态化,已是当务之急。本文以草原权利制度与草原生态保护的结合为切入点,围绕草原权利制度中的确权、流转、救济等基本环节展开讨论,分析了各环节中存在的生态化缺陷,系统地论述了推进我国草原权利制度生态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草原权利制度生态化应遵循以生态保护为主、开发利用为辅,保护牧民合法权益、协调其他各方利益等...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草原权利制度生态化的内涵
第一节 草原权利制度的涵义
一、草原权利制度的相关概念
二、我国现有草原权利制度的内容和划定
三、我国草原权利制度的沿革
四、影响草原权利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因素
第二节 草原权利制度生态化的内涵
一、草原权利制度生态化的涵义
二、草原权利制度生态化的目的
三、草原权利制度生态化的必要性
第二章 现有草原权利制度内容及生态化缺陷
第一节 草原确权相关内容及生态化缺陷
一、草原权属法律调整的归属
二、我国草原所有权的主体
三、我国草原使用权的相关内容
四、草原确权生态化缺陷
第二节 草原权利流转及生态化缺陷
一、现有草原权利流转的概况
二、草原权利流转生态化缺陷
第三节 草原侵权救济及生态化缺陷
一、草原侵权的分类
二、草原侵权中各方利害关系主体及利益冲突
三、草原侵权救济的生态化缺陷
第三章 草原权利制度生态化对策
第一节 草原权利制度生态化应遵循的原则
一、以生态保护为主,开发利用为辅原则
二、保护牧民合法权益,协调其他各方利益原则
第二节 草原权利制度生态化的具体措施
一、草原确权生态化具体措施
二、草原权利流转制度生态化途经
三、完善立法提高牧民维权生态意识的措施
四、草原行政主体权力监督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集体土地征收的程序规制[J]. 蒲方合. 农村经济. 2006(10)
[2]禁牧封育对退化草地的改良效果[J]. 张东杰,都耀庭. 草原与草坪. 2006(04)
[3]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与产权制度改革[J]. 张统生. 国土资源. 2006(06)
[4]环境伦理与环境法——也论环境法的伦理基础[J]. 陈海嵩. 环境资源法论丛. 2006(00)
[5]环境行政权的监督机制研究——对环境法律实施状况的一种解释[J]. 杜万平. 环境资源法论丛. 2006(00)
[6]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张瑞珍,双喜,包跃先.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6(03)
[7]万里天山行[J]. 王珊子. 绿色中国. 2006(11)
[8]草牧场产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敖仁其. 北方经济. 2006(07)
[9]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安全[J]. 盖志毅,包庆丰,杨志勇. 北方经济. 2006(03)
[10]尊重和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研究[J]. 郭立建. 科学社会主义. 2005(06)
博士论文
[1]北方牧区草畜平衡与草原管理研究[D]. 谢双红.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
[2]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D]. 桑东莉.武汉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草原保护利用制度的完善[D]. 伊拉古.内蒙古大学 2006
[2]对我国自然资源权利体系重构的思考[D]. 潘才敏.中央民族大学 2006
[3]农业自然资源权利制度研究[D]. 陈彦翀.中国农业大学 2005
[4]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D]. 左妮红.广西大学 2005
[5]自然资源利用权市场化流转法律问题研究[D]. 虞磊珉.华东政法学院 2005
[6]自然资源保护立法研究[D]. 崔金星.昆明理工大学 2005
[7]自然资源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 邓禾.重庆大学 2004
[8]中国自然资源权属新探[D]. 李丽华.武汉大学 2004
[9]论中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变迁[D]. 董溯战.郑州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448300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草原权利制度生态化的内涵
第一节 草原权利制度的涵义
一、草原权利制度的相关概念
二、我国现有草原权利制度的内容和划定
三、我国草原权利制度的沿革
四、影响草原权利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因素
第二节 草原权利制度生态化的内涵
一、草原权利制度生态化的涵义
二、草原权利制度生态化的目的
三、草原权利制度生态化的必要性
第二章 现有草原权利制度内容及生态化缺陷
第一节 草原确权相关内容及生态化缺陷
一、草原权属法律调整的归属
二、我国草原所有权的主体
三、我国草原使用权的相关内容
四、草原确权生态化缺陷
第二节 草原权利流转及生态化缺陷
一、现有草原权利流转的概况
二、草原权利流转生态化缺陷
第三节 草原侵权救济及生态化缺陷
一、草原侵权的分类
二、草原侵权中各方利害关系主体及利益冲突
三、草原侵权救济的生态化缺陷
第三章 草原权利制度生态化对策
第一节 草原权利制度生态化应遵循的原则
一、以生态保护为主,开发利用为辅原则
二、保护牧民合法权益,协调其他各方利益原则
第二节 草原权利制度生态化的具体措施
一、草原确权生态化具体措施
二、草原权利流转制度生态化途经
三、完善立法提高牧民维权生态意识的措施
四、草原行政主体权力监督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集体土地征收的程序规制[J]. 蒲方合. 农村经济. 2006(10)
[2]禁牧封育对退化草地的改良效果[J]. 张东杰,都耀庭. 草原与草坪. 2006(04)
[3]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与产权制度改革[J]. 张统生. 国土资源. 2006(06)
[4]环境伦理与环境法——也论环境法的伦理基础[J]. 陈海嵩. 环境资源法论丛. 2006(00)
[5]环境行政权的监督机制研究——对环境法律实施状况的一种解释[J]. 杜万平. 环境资源法论丛. 2006(00)
[6]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张瑞珍,双喜,包跃先.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6(03)
[7]万里天山行[J]. 王珊子. 绿色中国. 2006(11)
[8]草牧场产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敖仁其. 北方经济. 2006(07)
[9]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安全[J]. 盖志毅,包庆丰,杨志勇. 北方经济. 2006(03)
[10]尊重和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研究[J]. 郭立建. 科学社会主义. 2005(06)
博士论文
[1]北方牧区草畜平衡与草原管理研究[D]. 谢双红.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
[2]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D]. 桑东莉.武汉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草原保护利用制度的完善[D]. 伊拉古.内蒙古大学 2006
[2]对我国自然资源权利体系重构的思考[D]. 潘才敏.中央民族大学 2006
[3]农业自然资源权利制度研究[D]. 陈彦翀.中国农业大学 2005
[4]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D]. 左妮红.广西大学 2005
[5]自然资源利用权市场化流转法律问题研究[D]. 虞磊珉.华东政法学院 2005
[6]自然资源保护立法研究[D]. 崔金星.昆明理工大学 2005
[7]自然资源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 邓禾.重庆大学 2004
[8]中国自然资源权属新探[D]. 李丽华.武汉大学 2004
[9]论中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变迁[D]. 董溯战.郑州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448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448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