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法律机制研究 ——以洞庭湖湿地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22 07:48
湿地是当今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被科学家誉为“地球之肾”,湿地保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是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湿地和候鸟保护区,在调节长江洪水径流、保护物种基因或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洞庭湖湿地保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法制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以及对洞庭湖湿地过度开发等原因,造成洞庭湖湿地日益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湿地原有的调节气候、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特殊生态功能逐步被削弱,甚至部分丧失。通过立法来建立洞庭湖湿地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使湿地保护工作由点到面,从而解决洞庭湖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因此,本文分析了美国、巴西、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在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总结了我国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方面立法上的不足,根据我国目前在湿地法律保护方面的具体情况,希望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立法从点入手,先建立“一区一法”从而更有效的达到保护湿地的目的。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现状分析
1.1 洞庭湖湿地资源概况
1.2 洞庭湖湿地资源现状、造成的原因及对环境的影响
1.2.1 洞庭湖湿地资源现状
1.2.2 洞庭湖湿地资源减少的原因
1.2.3 洞庭湖湿地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概述
2.1 湿地生态补偿的概念和特征
2.1.1 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定义
2.1.2 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特征
2.2 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关系
2.2.1 法律主体
2.2.2 法律客体
2.2.3 权利与义务
2.3 洞庭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案例对实现我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意义
3 国外关于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保护及借鉴
3.1 美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法律保护
3.2 巴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法律保护
3.3 英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法律保护
3.4 日本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法律保护
3.5 国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经验的借鉴
4 我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现状与问题
4.1 国家立法
4.2 地方立法
4.3 我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立法存在的问题
4.3.1 立法的不足
4.3.2 对洞庭湖湿地资源保护的影响
5 加强洞庭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法律构想
5.1 建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法律体系
5.2 制定《洞庭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条例》
5.2.1 立法目的
5.2.2 立法原则
5.2.3 立法内容
5.2.4 实现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方式
5.2.5 补偿标准
5.2.6 补偿资金的管理
5.2.7 法律责任和救济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偿[J]. 李恩菊. 固原师专学报. 2005(06)
[2]论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构建——从社会公正的视角[J]. 钱水苗,王怀章.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3]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及其立法思考[J]. 李爱年,彭丽娟. 时代法学. 2005(03)
[4]生态补偿的法律关系及其发展现状和问题[J]. 杜群. 现代法学. 2005(03)
[5]中国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框架初探[J]. 万军,张惠远,王金南,葛察忠,高树婷,饶胜. 环境科学研究. 2005(02)
[6]论生态效益补偿的范围与基本原则[J]. 张润昊.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4(06)
[7]生态环境保护利益补偿机制法律研究[J]. 曹树青. 河北法学. 2004(08)
[8]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化设计[J]. 杨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9]对建立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思考[J]. 曹明德. 法学. 2004(03)
[10]美国湿地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J]. 张蔚文,吴次芳,黄祖辉. 农业经济问题. 2003(11)
硕士论文
[1]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 彭丽娟.湖南师范大学 2006
[2]论中国湿地资源保护法的建构[D]. 王刚.东北林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50674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现状分析
1.1 洞庭湖湿地资源概况
1.2 洞庭湖湿地资源现状、造成的原因及对环境的影响
1.2.1 洞庭湖湿地资源现状
1.2.2 洞庭湖湿地资源减少的原因
1.2.3 洞庭湖湿地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概述
2.1 湿地生态补偿的概念和特征
2.1.1 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定义
2.1.2 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特征
2.2 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关系
2.2.1 法律主体
2.2.2 法律客体
2.2.3 权利与义务
2.3 洞庭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案例对实现我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意义
3 国外关于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保护及借鉴
3.1 美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法律保护
3.2 巴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法律保护
3.3 英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法律保护
3.4 日本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法律保护
3.5 国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经验的借鉴
4 我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现状与问题
4.1 国家立法
4.2 地方立法
4.3 我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立法存在的问题
4.3.1 立法的不足
4.3.2 对洞庭湖湿地资源保护的影响
5 加强洞庭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法律构想
5.1 建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法律体系
5.2 制定《洞庭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条例》
5.2.1 立法目的
5.2.2 立法原则
5.2.3 立法内容
5.2.4 实现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方式
5.2.5 补偿标准
5.2.6 补偿资金的管理
5.2.7 法律责任和救济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偿[J]. 李恩菊. 固原师专学报. 2005(06)
[2]论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构建——从社会公正的视角[J]. 钱水苗,王怀章.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3]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及其立法思考[J]. 李爱年,彭丽娟. 时代法学. 2005(03)
[4]生态补偿的法律关系及其发展现状和问题[J]. 杜群. 现代法学. 2005(03)
[5]中国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框架初探[J]. 万军,张惠远,王金南,葛察忠,高树婷,饶胜. 环境科学研究. 2005(02)
[6]论生态效益补偿的范围与基本原则[J]. 张润昊.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4(06)
[7]生态环境保护利益补偿机制法律研究[J]. 曹树青. 河北法学. 2004(08)
[8]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化设计[J]. 杨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9]对建立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思考[J]. 曹明德. 法学. 2004(03)
[10]美国湿地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J]. 张蔚文,吴次芳,黄祖辉. 农业经济问题. 2003(11)
硕士论文
[1]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 彭丽娟.湖南师范大学 2006
[2]论中国湿地资源保护法的建构[D]. 王刚.东北林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50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450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