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法移植理论基础的本土化
发布时间:2021-10-26 14:01
全球化已对法律变革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基于环境问题带来的全球性危机,环境法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法律移植的理论基础是中国法制建设顺应现实需求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也是现代环境法发展的基石。本文以环境法移植的伦理基础阐述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到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的本土化过程,进而阐述环境法移植的秩序价值和正义价值在国内的发展,并试图以移植的本土化角度探讨具有"哥德巴赫猜想"性质的理论难题。只有环境法移植的理论基础的本土化才能促进法律移植对中国环境法制建设发挥实效。
【文章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28(06)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环境法移植的伦理基础
二、环境法移植的价值基础
(一) 环境法的秩序价值
(二) 环境法的正义价值
1. 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2. 环境法的自由观——环境权
3. 环境法的效益观
三、环境法调整对象移植的本土化
(一) 关于环境法调整对象的比较理论研究
(二) 现代环境法调整对象移植的本土化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境法学核心范畴之重构:环境法的法权结构论[J]. 史玉成. 中国法学. 2016(05)
[2]环境法学中的环境利益:识别、本质及其意义[J]. 刘卫先. 法学评论. 2016(03)
[3]论环境法对传统法学理论的挑战[J]. 赵星. 法学论坛. 2014(05)
[4]传统环境法与现代环境法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J]. 喻永红.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5]环境保护法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兼与李爱年教授商榷[J]. 郭红欣. 法学评论. 2002(06)
[6]环境保护法不能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J]. 李爱年. 法学评论. 2002(03)
[7]论环境权[J]. 蔡守秋.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博士论文
[1]环境正义论批判[D]. 苑银和.中国海洋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59635
【文章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28(06)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环境法移植的伦理基础
二、环境法移植的价值基础
(一) 环境法的秩序价值
(二) 环境法的正义价值
1. 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2. 环境法的自由观——环境权
3. 环境法的效益观
三、环境法调整对象移植的本土化
(一) 关于环境法调整对象的比较理论研究
(二) 现代环境法调整对象移植的本土化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境法学核心范畴之重构:环境法的法权结构论[J]. 史玉成. 中国法学. 2016(05)
[2]环境法学中的环境利益:识别、本质及其意义[J]. 刘卫先. 法学评论. 2016(03)
[3]论环境法对传统法学理论的挑战[J]. 赵星. 法学论坛. 2014(05)
[4]传统环境法与现代环境法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J]. 喻永红.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5]环境保护法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兼与李爱年教授商榷[J]. 郭红欣. 法学评论. 2002(06)
[6]环境保护法不能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J]. 李爱年. 法学评论. 2002(03)
[7]论环境权[J]. 蔡守秋.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博士论文
[1]环境正义论批判[D]. 苑银和.中国海洋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59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459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