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环境公民权:公民权利、义务与美德的整合

发布时间:2017-05-15 05:06

  本文关键词:环境公民权:公民权利、义务与美德的整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环境污染和环境风险事件作为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不仅给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同时也带来经济和社会层面上的影响。公民环境意识的提升也使得环境问题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公民、生产企业和政府的环境权利、义务和美德也成为讨论的焦点。本文以传统公民权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环境公民权的发展及不同视角下的理论内涵,将公民的环境权利、义务和美德整合,从整体的伦理视角来阐释一种更完整的环境公民权概念。在这种整合的视角下,本文试图将环境权利和义务内化为环境美德,也为环境美德的实践提供具体的可行路径。文章从环境伦理的角度出发,对环境主体的定义和分类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将全体人类定义为环境主体,并具体分为公民、企业和政府。在此理论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PX事件中不同环境主体在事件的反应和应对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根据不同环境主体的特点,提出不同原则的环境美德来引导环境主体环境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试图为解决现实环境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
【关键词】:环境公民权 环境主体 环境美德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1;D922.6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3
  • 1.1 研究背景8
  • 1.2 研究意义8-9
  • 1.3 研究综述9-11
  • 1.3.1 环境公民权研究综述9-10
  • 1.3.2 环境主体研究综述10-11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1-13
  • 1.4.1 研究思路11-12
  • 1.4.2 研究方法12-13
  • 第2章 环境公民权的理论发展及其内涵13-18
  • 2.1 从公民权到环境公民权13-15
  • 2.1.1 公民权概念的产生与发展13-14
  • 2.1.2 环境公民权的产生和发展14-15
  • 2.2 环境公民权的内涵15-18
  • 2.2.1 公民身份视角15
  • 2.2.2 生态主义视角15-16
  • 2.2.3 公民参与视角16
  • 2.2.4 伦理视角16-18
  • 第3章 环境主体的确立18-23
  • 3.1 环境主体确立的环境伦理基础18-20
  • 3.1.1 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18-19
  • 3.1.2 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19-20
  • 3.1.3 环境主体确立的现实依据20
  • 3.2 环境主体分类20-21
  • 3.3 环境公民权与环境主体21-23
  • 第4章 我国环境议题中相关问题分析——以PX事件为例23-31
  • 4.1 PX系列事件23-24
  • 4.2 不同环境主体对PX事件的反应及特点24-27
  • 4.2.1 个体公民对PX事件的反应24-25
  • 4.2.2 生产企业对PX事件的反应25-26
  • 4.2.3 政府相关部门对PX事件的反应26-27
  • 4.3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27-31
  • 4.3.1 公民对事件的反应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7-28
  • 4.3.2 企业对事件的反应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8-29
  • 4.3.3 政府相关部门对事件的反应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9-31
  • 第5章 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路径31-46
  • 5.1 认识环境主体的差异性31
  • 5.2 不同环境主体环境美德的建立与培养31-38
  • 5.2.1 公民环境美德的建立31-32
  • 5.2.2 生产企业环境美德的建立32-35
  • 5.2.3 政府环境美德的建立35-38
  • 5.3 明确不同环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38-46
  • 5.3.1 公民环境权利和义务38
  • 5.3.2 生产企业环境权利和责任38-42
  • 5.3.3 地方政府的环境权利和责任42-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49
  • 个人简介49-50
  • 导师简介50-51
  • 获得成果51-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秦鹏;;环境公民身份:形成逻辑、理论意蕴与法治价值[J];法学评论;2012年03期

2 张登巧;西部开发中的环境正义问题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彭学农;;人类中心主义与绿色意识形态的融合——对佩珀和多布森观点的比较和评析[J];晋阳学刊;2009年04期

4 周葆华;;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接触、公众参与与政治效能——以“厦门PX事件”为例的经验研究[J];开放时代;2011年05期

5 赵[

本文编号:366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66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1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