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构造的疏失及完善

发布时间:2022-12-09 01:22
  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引导和规范碳交易制度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在履行国际减排义务和国内产业升级的推动下,中央和各地方陆续出台相关的立法,构建起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其中不免有牵强疏失之处。从域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来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政府监管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监管体系。鉴于此,有必要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构造的疏失之处,在制定统一高位的单行法基础之上辅之必要的配套制度进而落实各主体的法律责任,以实现碳排放权交易立法的初衷。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立法的背景分析
2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构造的疏失分析
    2.1 立法层级不高, 许多规定缺少法律支撑
    2.2 对违法企业的惩罚强度偏弱
    2.3 政府监管能力较差, 信息披露不充分
3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构造的完善
    3.1 提高立法层级, 改进立法内容
    3.2 制定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
    3.3 落实监管效果, 明确法律责任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7大碳交易试点发育度对比研究[J]. 易兰,李朝鹏,杨历,刘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2)
[2]论碳排放权的特许权本质[J]. 王慧.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7(06)
[3]我国碳交易价格形成机制的思考[J]. 王际杰.  中国经贸导刊(理论版). 2017(14)
[4]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的构建[J]. 潘晓滨.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5]许可抑或备案:我国碳排放准入监管的法制进路[J]. 陈惠珍.  法学评论. 2016(05)
[6]韩国碳排放交易法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张忠利.  东北亚论坛. 2016(05)
[7]论中国绿色发展的法律布局[J]. 杨解君.  法学评论. 2016(04)
[8]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第三方”机制探讨[J]. 马妍,但海均,徐明月.  世界环境. 2016(01)
[9]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发展及其立法跟进[J]. 王彬辉.  时代法学. 2015(02)
[10]中国试点碳市场配额分配方法比较研究[J]. 李峰,王文举.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04)

博士论文
[1]欧美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D]. 郝海青.中国海洋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714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714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7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