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论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

发布时间:2017-05-19 11:08

  本文关键词:论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于违约行为所造成的精神损害,在合同法领域,当事人可否请求损害赔偿,在学术界、司法界一直有不同看法。我国民法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精神损害赔偿应该局限于侵权领域。违约行为所造成的精神损害,由于其存在举证困难、计算困难、不具有可预见性、会阻碍交易的进行等问题,法律不应该在合同法中予以承认。受害人因违约行为所产生的精神损害,应通过责任竞合制度来解决。我国现行法律也把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限定在侵权领域,对于违约责任是否包含精神损害赔偿这一问题则没有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各地法官水平参差不齐,判决结果大相径庭,有的承认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有的则不承认。即使都承认违约精神损害的案件中,判决理由也差异很大,有的基于侵权判定精神损害赔偿;有的基于责任竞合判决精神损害;有的干脆只在判决书中规定精神损害赔偿,但对判决理由去含糊其辞,一带而过。这无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司法混乱,不利于我国法治社会的建立。综观国外立法例,可以看出,不管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甚至于国际规范性法律文件,都通过判例、立法等方式逐步扩大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一定程度上承认了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由此可见,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大势所趋。因而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现实,采取适当的形式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具体规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限制规则、计算原则等内容,使得合同当事人的精神利益可以和物质利益一样,得到法律切实、充分的保护。
【关键词】:精神损害赔偿 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 责任竞合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1 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概述9-12
  • 1.1 精神损害的概念9-10
  • 1.2 精神损害的性质10
  • 1.3 精神损害赔偿的功能10-11
  • 1.4 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11-12
  • 2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比较研究12-16
  • 2.1 英美法系12-13
  • 2.1.1 英国12
  • 2.1.2 美国12-13
  • 2.2 大陆法系13-15
  • 2.2.1 法国13-14
  • 2.2.2 德国14
  • 2.2.3 日本14
  • 2.2.4 瑞士14
  • 2.2.5 我国台湾地区14-15
  • 2.3 国际规范性法律文件15-16
  • 2.3.1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15
  • 2.3.2 《欧洲合同法原则》15-16
  • 3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理论研究16-24
  • 3.1 主流观点反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理由16-18
  • 3.1.1 违反可预见性规则16-17
  • 3.1.2 举证困难17
  • 3.1.3 计算困难与法官过大自由裁量权17
  • 3.1.4 阻碍交易的进行17
  • 3.1.5 违反合同责任的补偿性17-18
  • 3.1.6 人格商品化18
  • 3.2 对主流观点反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理由的质疑18-22
  • 3.2.1 可预见性问题18
  • 3.2.2 举证问题18-19
  • 3.2.3 法官的自由栽量权问题19-20
  • 3.2.4 阻碍交易进行问题20-21
  • 3.2.5 惩罚性赔偿问题21
  • 3.2.6 人格商品化问题21-22
  • 3.3 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22-24
  • 4 我国关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司法现状及其完善措施24-37
  • 4.1 我国关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现状24-26
  • 4.2 我国关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现状26-29
  • 4.3 关于完善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建议29-37
  • 4.3.1 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模式选择29-30
  • 4.3.2 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修改30-31
  • 4.3.3 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成要件31-32
  • 4.3.4 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限制规则32-35
  • 4.3.5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额的计算原则35-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0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40-41
  • 致谢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永军;非财产性损害的契约性救济及其正当性——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二元制体系下的边际案例救济[J];比较法研究;2003年06期

2 韩世远;非财产上损害与合同责任[J];法学;1998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世文;论违约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D];广西大学;2003年

2 蔡莹莹;论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论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5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785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b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