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我国农村环境的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17-05-20 01:13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环境的法律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村环境是农村经济、社会等事业发展前进的重要保障,它关系着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探究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各种成因,在此基础上从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加以规制,形成具有中国农村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实践。 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其主要表现在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农业生产药物残渣和树木的滥砍滥伐等方面。而加强农村环境问题的治理,有助于实现城市和农村的环境平衡,有助于保障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农村环境问题可以剖析为以下成因:立法上,现行环保法律法规对农村环境保护只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一些重要的环境领域存在着法律上的真空,环境保护法律程序的立法进程较慢;执法上,机构设置不合理,监督机制不完善,执法主体素质偏低;司法上,其保护作用有限,实现环境诉权存在着诸多障碍。此外,农村的环境保护宣传不到位,公众的环保意识淡薄。 基于农村环境问题的以上成因,在解决办法与对策上:首先,完善立法。建立完善的程序法制度,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为环境执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其次,合理设置农村环境执法机构,强化农村环境执法监督,提高执法主体的素质;再次,建立环境公益诉讼与涉农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农村环境的司法保护体制;第四,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最后,借鉴域外一些国家农村环境保护的探索经验,,取长补短,最大程度的保护好我国的农村环境。
【关键词】:农村环境 法律规制 法律成因 法律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5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研究述评11-14
  • 1.3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14-15
  • 第2章 我国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15-23
  • 2.1 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15-19
  • 2.1.1 生活垃圾15-16
  • 2.1.2 工业废弃物16-17
  • 2.1.3 农业生产药物残渣17-18
  • 2.1.4 树木的滥砍滥伐18-19
  • 2.2 农村环境保护的意义19-23
  • 2.2.1 农村环境保护的理论意义19-21
  • 2.2.2 农村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21-23
  • 第3章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法律原因分析23-34
  • 3.1 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不完善23-25
  • 3.1.1 农村没有系统完善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23
  • 3.1.2 现行的环保法律法规对农村只做原则性规定23-24
  • 3.1.3 一些重要的农村环境领域存在着法律真空24-25
  • 3.1.4 有关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程序的立法进程较慢25
  • 3.2 农村环境保护执法不规范25-28
  • 3.2.1 执法人员素质不高25-26
  • 3.2.2 农村环境执法机构设置不合理,执法力量薄弱26-27
  • 3.2.3 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27
  • 3.2.4 农村环境执法监督缺失27-28
  • 3.3 农村环境的司法保护作用有限28-30
  • 3.3.1 环境司法以环境行政处理为前置条件限制了司法的功能28
  • 3.3.2 农村环境保护的司法力量不均衡28-29
  • 3.3.3 农民实现环境诉权存在诸多障碍29
  • 3.3.4 我国环境诉讼制度不完善29-30
  • 3.4 农村环境宣传教育缺位环境法律意识淡薄30-34
  • 3.4.1 传统农业生产观念根深蒂固,造成诸多环境问题30
  • 3.4.2 文化水平低造成公众对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30-31
  • 3.4.3 公众缺乏环境事务方面的知情权和参与权31-32
  • 3.4.4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对环境造成损害32-34
  • 第4章 发达国家农村环境保护的有益探索34-38
  • 4.1 美国34-35
  • 4.2 德国35
  • 4.3 日本35-36
  • 4.4 韩国36-38
  • 第5章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38-50
  • 5.1 完善立法,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38-40
  • 5.1.1 建立适应农村环境保护要求的农村环境法律制度38
  • 5.1.2 构建农村环境保护法38-39
  • 5.1.3 建立完善的程序法制度39
  • 5.1.4 促成农村环境法制与国际环境立法接轨39-40
  • 5.2 整合农村环境执法力量,提高农村环境执法人员的素质40-42
  • 5.2.1 转变政府观念,努力建设成为服务型的政府40-41
  • 5.2.2 健全农村环境执法机构41
  • 5.2.3 强化执法队伍,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41-42
  • 5.2.4 强化农村环境执法监督,农村环保执法的监督机制亟需建立42
  • 5.3 完善农村环境的司法保护机制42-45
  • 5.3.1 对农村环境机构和政府相关机构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改革42-43
  • 5.3.2 确立农村环境案件的缓、减、免诉讼和仲裁费用制度43
  • 5.3.3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43-44
  • 5.3.4 构建涉农法律援助制度44-45
  • 5.4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农民环境保护法律意识45-50
  • 5.4.1 要打破城乡二元格局,破除体制障碍45-46
  • 5.4.2 加大法律和环境知识的普及力度,为环境保护创造主体条件46
  • 5.4.3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46-47
  • 5.4.4 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与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47-48
  • 5.4.5 政府应制定和坚决贯彻执行农村各项标准和法规48-50
  • 结论50-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琪延;王俊;;公众环境意识中日比较研究——基于中国北京和日本东京的抽样调查数据[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2 徐瑾;邓佳丽;;我国农村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问题探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张兰;孙绍伟;;我国环境诉讼的困境及原因剖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陈柳钦,卢卉;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讨[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3期

5 罗丽;;中国环境纠纷司法救济途径研究[J];法学杂志;2009年01期

6 唐刚;;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0年05期

7 和悦;;污染事件频发 环保形势严峻[J];改革与开放;2010年15期

8 王夏晖;张惠远;王波;许开鹏;李志涛;陈颖;;农村环境保护:国内外的经验、做法与启示[J];环境保护;2009年06期

9 李晓梅;;日本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11期

10 肖萍;;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及立法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安喜厌;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与民间环保社会团体[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张雪琴;论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李蔷薇;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4 罗晴;论我国农村人居环境保护的法制构建[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环境的法律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80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1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