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动物福利视角下的毛皮动物取皮方式法律规制

发布时间:2017-05-31 10:09

  本文关键词:动物福利视角下的毛皮动物取皮方式法律规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国内外对于毛皮制品的消费需求的高涨,毛皮制品消费正在全球范围内风行。但皮草的来源往往不为人所知,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至少有数千万头的毛皮动物被宰杀制成毛皮制品。一段在毛皮生产基地-河北省肃宁县拍摄的“活剥取皮”的视频在网上出现,立刻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批判。这不仅给我国的形象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还可能成为抵制毛皮制品运动的新起点。以此为由,一些国际组织与个人趁机指责中国,没有动物福利,不可以参加国际皮毛组织。他们不仅呼吁芬兰国际拍卖会“不拍卖中国皮衣”,还组织游行集会,号召人们抵制中国毛皮制品。随之,PETA(国际善待动物者组织)向欧盟提议,对产于中国的毛皮制品进行立法限制。其后果是,我国的毛皮产品出口受到限制,经济遭受损失。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毛皮制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大国,在国际市场中拥有一定的竞争力。但随着动物福利标准的出台,美国、欧盟等国家纷纷以动物福利壁垒为由,限制购买中国的毛皮制品,严重影响了我国毛皮制品的出口贸易发展。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从我国毛皮动物取皮方式的角度入手,分析动物福利对我国发展的影响,以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并积极推动我国动物福利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关注毛皮动物的取皮方式,给予毛皮动物基本的福利待遇,保障毛皮制品的动物福利标准达标,促进毛皮制品的出口贸易,维护社会和经济的稳定。 文章在第二部分中,对动物福利和毛皮动物取皮方式进行了介绍,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阐述了由于我国动物福利理念缺失造成的毛皮动物取皮方式的落后,分析了造成落后局面的原因和产生的不利影响。第四部分对完善我国毛皮动物取皮方式法律法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介绍了国外及香港、台湾地区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从中总结出可以为我国借鉴的宝贵经验。文章通过第六部分指出中国该如何因地制宜,逐步建立健全毛皮动物取皮方式的相关法律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动物福利标准体系。 本文运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如何完善我国毛皮动物取皮方式的法律制度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中国国情,对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比较,找出相互间的利弊,发挥优势,规避缺陷,最终提出有针对性的法律建议,有利于提高社会民众的动物福利意识,对促进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动物福利 取皮方式 法律规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4-16
  • 1.3.1 研究目的14-15
  • 1.3.2 研究意义15-16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6-18
  • 1.4.1 主要内容16
  • 1.4.2 研究方法16-18
  • 2 动物福利与毛皮动物取皮方式概述18-24
  • 2.1 动物福利18-21
  • 2.1.1 动物福利的定义18
  • 2.1.2 动物福利的原则18-19
  • 2.1.3 动物福利与动物权利的区别19-20
  • 2.1.4 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的区别20
  • 2.1.5 动物福利的内容20-21
  • 2.2 动物福利壁垒的涵义21-22
  • 2.3 毛皮动物的取皮方式22-23
  • 2.3.1 折颈处死法22-23
  • 2.3.2 心脏注射空气法23
  • 2.3.3 药物致死法23
  • 2.3.4 窒息法23
  • 2.3.5 电击法23
  • 2.3.6 棍击法23
  • 2.4 本章小结23-24
  • 3 因动物福利理念缺失造成毛皮动物取皮方式落后的问题分析24-30
  • 3.1 我国毛皮动物取皮方式现状24-25
  • 3.1.1 我国常用的毛皮动物取皮方式24-25
  • 3.1.2 国外常用的毛皮动物取皮方式25
  • 3.2 目前中国毛皮动物取皮方式存在的问题25-28
  • 3.2.1 动物福利理念缺失25-26
  • 3.2.2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26
  • 3.2.3 欠缺对欧盟等国家的贸易限制后果的了解26-27
  • 3.2.4 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27
  • 3.2.5 缺乏取皮方式的动物福利标准27-28
  • 3.2.6 对毛皮动物的监管存在漏洞28
  • 3.3 因取皮方式落后造成的不利影响28-29
  • 3.3.1 不利于我国毛皮产品出口贸易经济的发展28
  • 3.3.2 不利于我国与全球法律体系的接轨28
  • 3.3.3 不利于我国国民道德素质的提升28-29
  • 3.3.4 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现29
  • 3.4 本章小结29-30
  • 4 完善我国毛皮动物取皮方式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30-36
  • 4.1 必要性分析30-31
  • 4.1.1 提升国际形象的需要30
  • 4.1.2 维护出口稳定的需要30
  • 4.1.3 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30-31
  • 4.2 可行性分析31-35
  • 4.2.1 经济基础已具备人性化取皮的实力31
  • 4.2.2 文化传统奠定了保护动物的思想31-32
  • 4.2.3 政策支持为制度制定提供了保证32-33
  • 4.2.4 宝贵经验为完善立法明确了方向33
  • 4.2.5 群众基础为制度完善提供了不懈的动力33-35
  • 4.2.6 理论支持为制度完善提供了基础35
  • 4.3 本章小结35-36
  • 5 国外及我国香港、我国台湾地区先进经验的介绍及启示36-41
  • 5.1 国外相关法律法规36-37
  • 5.1.1 欧盟的相关法律法规36
  • 5.1.2 美国的相关法律法规36-37
  • 5.1.3 亚洲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37
  • 5.2 香港、台湾地区相关的法律法规37-38
  • 5.2.1 香港地区相关的法律规定37-38
  • 5.2.2 台湾地区相关的法律规定38
  • 5.3 先进经验对完善我国法律制度的启示38-40
  • 5.3.1 积极推动中国建立完善动物保护体系38
  • 5.3.2 法律规范应明确化38-39
  • 5.3.3 切实提高动物福利保障水平39
  • 5.3.4 先行强化毛皮动物取皮方式立法39
  • 5.3.5 灵活运用WTO机制应对动物福利壁垒39-40
  • 5.3.6 逐步建立动物福利认证制度40
  • 5.4 本章小结40-41
  • 6 完善我国毛皮动物取皮方式的法律规制41-46
  • 6.1 培养公众动物福利的法律意识41-42
  • 6.1.1 提高公民动物福利的法律意识41
  • 6.1.2 提高养殖者的动物福利意识41-42
  • 6.2 严格贯彻执行现有的规范性文件42
  • 6.3 积极应对贸易壁垒42-43
  • 6.4 完善现有法律法规43-44
  • 6.4.1 在刑法中修改或增设关于动物福利保护的条款43
  • 6.4.2 将动物福利保护纳入立法目的43-44
  • 6.4.3 加大监管和惩处力度44
  • 6.5 出台明确保护动物福利的动物保护法44-45
  • 6.6 制定规范毛皮动物取皮的专门立法45
  • 6.7 本章小结45-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50-5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2-53
  • 致谢53-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英国动物福利立法的概况及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4期

2 张旭;刘彦;苌群红;郑策;凌立莹;李春;;国际毛皮动物养殖业发展模式及启示[J];中国林副特产;2010年06期

3 赵英杰;贾竞波;;中国动物福利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4 牛瑞燕;孙子龙;李候梅;;动物福利的现状与对策[J];动物医学进展;2006年02期

5 周红格;;论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基本原则——源于对美国联邦动物福利法的思考[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孙颖杰;高彦生;林禹;马小珍;刘杰;于师宇;张体银;王冲;苏永生;赵兴存;陈学群;杨松;王武军;张伯强;黄剑锋;;动物福利壁垒对中国动物及其产品与相关服务国际贸易的影响与对策建议[J];中国畜牧兽医;2009年12期

7 莽萍;动物福利法溯源[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8 刘纪成;张敏;;重视动物福利刻不容缓[J];河南畜牧兽医;2006年08期

9 孙晓燕;纪海旺;王亚超;贾晓晖;;动物福利的现状及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7年07期

10 汪善锋;邢军;赵勇;陈军;;猪的福利与放牧养猪[J];家畜生态学报;2010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动物福利视角下的毛皮动物取皮方式法律规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9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409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3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