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制度构建
本文关键词:试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制度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人类产生之初,土壤已经为人类提供生存所必须的食物、住所等资源。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向前推进,人类利用和改造世界的不断增强,工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对土壤的破坏也愈来愈明显。目前,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障碍之一,时刻威胁着人类现代以及子孙世代的利益。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愈来愈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对土壤的保护,通过各种方式减轻或者减少对土壤的破坏。目前,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法国、日本、德国,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系统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和控制体系,也建立起一个兼具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框架。相比之下,虽然我国逐步重视土壤污染防治逐步重要性,加强对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但由于种种原因,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还比较缓慢,没有达到显著的防治作用。必须正视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必然是,我国在建立健全与土壤污染防治有关的法律体系方面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说,从宏观上看,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中,缺乏一部具有兼具指导性和独立性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许多土壤污染防治条款分散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中,并且缺乏有效的约束力;条文内容明显具有滞后性,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与土壤治理的实际需求。立法的缺失必然导致实践中无法可依,使得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难以有效运行,不能有效减少土壤污染或防止土壤污染程度的进一步恶化。本文以土壤污染防治制度的构建为中心内容,通过大量阅读与搜集土壤污染相关资料,对土壤污染的特征、土壤污染的分类、土壤污染的危害等进行阐述,为提出土壤污染防治的制度构建的建议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通过对土壤污染的现状的探索,对中国的土壤污染防治制度的现状的分析,明确我国目前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缺陷与不足,为土壤污染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提供前提支撑;通过研究海外(日本,德国,法国,美国,韩国等国家)的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立法模式、法律体系、制度构建的相关经验和做法,提炼出适合我国借鉴和采纳的经验与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为土壤污染防治的制度设置建议的提出提供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实践经验;通过对立法模式、立法理念、基本制度等方面的探讨,最终提出适宜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为土壤污染防治制度在中国的顺利运行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希望能够以自己的所学,为我国土壤污染的预防与修复制度添砖加瓦。
【关键词】:土壤污染防治 环境治理标准 防治制度 公众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第一章 土壤污染概况8-13
- 第一节 土壤污染概念与特征8-11
-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8-9
- 二、土壤污染的分类9-10
- 三、土壤污染的特征10-11
- 第二节 土壤污染的现状11-13
- 第二章 国外土壤防治法律制度的分析与参考13-21
- 第一节 德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14-15
- 一、《联邦土壤保护法》14-15
- 二、《联邦土壤保护与污染地条例》15
- 第二节 日本土壤污染防治立法15-19
- 一、日本土壤污染治理的发展15-16
- 二、专门性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16-19
- 第三节 法国土壤污染防治制度与实践19-21
- 第三章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不足与建议21-23
- 第一节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现状21
- 第二节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不足21-23
- 第四章 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构想23-38
- 第一节 国外先进立法的启示23-26
- 一、美国23-24
- 二、德国24
- 三、日本24-25
- 四、台湾25
- 五、法国25-26
- 第二节 国外先进立法对我国的启示26-28
- 第三节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的立法构想28-38
- 一、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理念28-29
- 二、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模式29-30
- 三、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建议30-32
- 四、土壤污染基本制度的构建构想32-38
- 结论38-39
- 注释39-41
- 参考文献41-42
- 后记42-4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跃;;多维视角下的生物多样性法律问题论纲[J];河北法学;2009年01期
2 郝少英;;论国际河流后开发国家的权利与义务[J];河北法学;2012年07期
3 王秀红;;环境公平实现的制度障碍及立法对策[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4 刘惠荣;韩洋;;特别保护区:公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视域[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5 陈海嵩;谭英;;国际环境立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李扬勇;;对几种国际环境法执行机制的法律分析[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7年00期
7 陈彬;;环境正义视野下的环境安全与国家生态安全——污染转移控制的合法性根源探析[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9年00期
8 陈彬;;环境正义视野下的环境安全与国家生态安全——污染转移控制的合法性根源探析[J];环境资源法论丛;2010年00期
9 金海统;;论我国环境法的课程设置[J];资源环境与发展;2010年01期
10 郝少英;伏苓;贾志峰;;论国际水法的价值目标及其实现[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俊荣;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游伟民;自由贸易与环境污染:理论分析与中国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刘丹;海洋生物资源国际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宋欣;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温融;应对气候变化政府间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杨青龙;国际贸易中的全成本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黄文旭;国际法视野下的碳关税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陈百贤;论船舶污染损害赔偿[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丁明红;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政策之法律协调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李丹;环境立法的利益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红丹;国际环境法中的差别待遇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晓芬;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高瑜艳;论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气候变化国际立法中的分歧与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海博;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法律地位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韩洋;大海洋生态系区域:海洋法新制度的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于晨;南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王晓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刘凤同;关于跨界污染处理的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慈海林;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环境税费法律制度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试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制度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97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409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