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环境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问题初探

发布时间:2017-06-06 13:15

  本文关键词:环境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问题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保护环境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党的十八大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战略部署,要“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然而,环境保护领域“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特点却极其突出,这一方面需要加大行政监管的频率,加大行政处罚的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环境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避免环境保护领域刑事犯罪行政化处理,通过升格追究刑事责任的方式加大行为人的“违法成本”为此,本文拟结合笔者自身工作实际,对环境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路径作初步探析,文章在分析环境保护领域目前的立法现状、实务现状后,总结出当前环境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在“制度、实施、监督”三方面均存在问题。制度层面的问题主要是衔接规定缺乏可操作性、行政实体法律充盈而行政程序规定欠缺;实施层面则面临衔接主体不明确、移送时机不明确、移送标准不明确的问题;监督层面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监督信息匮乏和监督地位虚空。究其原因,内部存在环境执法理念落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懈怠思想、权力本位思想等主观原因以及环境监管受制于地方政府、环境执法机构设置重复、环境执法机构内部架构设置陈旧的体制原因;外部存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理念差异、证据规格差异、环境污染后果司法认定困难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笔者认为环境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核心是信息和制度的衔接。主张从“确认行政执法公开原则,借助电子网络技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明确信息流转中枢机构、完善两法衔接联席会议制度”四方面入手切实推进信息衔接。主张原则上实物证据可以直接转化为刑事司法证据,鉴定意见和无法重新收集的言词证据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有条件有限制的转化为刑事司法证据。主张两法衔接的标准应当向刑事案件标准看齐但不宜苛求,应当以环境行政执法部门为视角建立《移送证据目录》,并试着梳理构建了常见的环境违法行为移送证据目录。为确保两法衔接能得以顺畅进行,笔者还建议从程序和机制两方面予以保障。程序保障上,结合环保案件特点,按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机关举证责任的多少,将案件移交时机分为四种情形:查明行政违法事实同时还要查明危害后果后的移送;只需查明行政违法事实即可移送;只需查明某一要件即可移送;公安机关直接提前介入。并就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的时效规范分别作了设计规范。机制保障上,建议以整合为核心构建综合执法机制,由环保局牵头成立环境监督管理委员会,设立环保警察。建议以执法为核心建立内部纵向机制,优化环境行政执法机构内部职责,建立专司涉嫌行政犯罪案件的查处队伍,建立监督考评机制,落实事中事后的监管。
【关键词】:环境保护 行政执法 刑事司法 衔接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D922.6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前言9-10
  • 第一章 概述10-18
  • 第一节 现状10-12
  • 一、立法现状10-11
  • 二、实务现状11-12
  • 第二节 存在问题12-18
  • 一、制度层面问题12-14
  • 二、实施层面问题14-16
  • 三、监督层面问题16-18
  • 第二章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8-26
  • 第一节 内部因素18-21
  • 一、主观原因18-20
  • 二、体制原因20-21
  • 第二节 外部因素21-26
  • 一、理念上存在先天差异21-23
  • 二、证据规格存在差异23-24
  • 三、环境污染后果司法认定困难24-26
  • 第三章 实现衔接的现实路径26-35
  • 第一节 衔接的基础:信息衔接26-29
  • 一、确立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原则26-27
  • 二、借助电子网络技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27
  • 三、明确信息流转中枢机构27-28
  • 四、完善联席会议制度28-29
  • 第二节 衔接的关键:证据衔接29-35
  • 一、明确证据衔接范围:实物证据而非言词证据29-30
  • 二、明确证据衔接的例外:鉴定意见和无法重新收集的言词证据30-31
  • 三、明确证据衔接标准31-35
  • 第四章 衔接保障35-41
  • 第一节 程序保障35-37
  • 一、规范案件移交时机35-36
  • 二、规范案件衔接时效36-37
  • 第二节 机制保障37-41
  • 一、以“整合”为核心构建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机制38-39
  • 二、以“执法”为核心建立执法机关内部纵向机制39-41
  • 结语41-42
  • 致谢42-43
  • 参考文献43-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宪宾,姜林;环境行政执法的阻力及对策[J];政法论丛;2000年03期

2 刘子杰;环保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2年03期

3 何立国,彭峰;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之探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年03期

4 郑金泊;;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基本内涵[J];中国纤检;2006年10期

5 钱安均;;当前环境行政执法中的难点及其对策[J];污染防治技术;2006年01期

6 原芳盟;;强化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6年15期

7 武玉柱;;县级地震行政执法工作的思考[J];山西地震;2007年04期

8 高殿文;;环境行政执法问题及对策研究[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9 苏知心;;浅析当前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10 李述坤;;用科学发展观正确看待基层安监部门行政执法[J];湖南安全与防灾;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云文;;规范基层行政执法的思考[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2 尹金娟;李慧萍;王志华;孙阳阳;;对当前气象行政执法的探析[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周辉;张天付;;浙江检验检疫局行政执法责任制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梁德超;;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陈洪波;;建立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几点思考[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郭霞;王国强;;关于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有关问题的思考[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建国;;论行政执法内部监督[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茹建峰;;试论水土保持行政执法中的授权执法与委托执法[A];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论文选编[C];2003年

9 俞镜生;;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气象行政执法队伍[A];闽、浙、赣、皖毗邻地区军队地方气象联防协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吴磊;项伟伟;;基层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文集第八卷(环保分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江苏省文物局局长 王慧芬;对江苏文物行政执法的几点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5年

2 青锋;行政执法责任制:权力的监督与制约[N];法制日报;2003年

3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徐守盛;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是实现依法行政的重要途径[N];甘肃日报;2005年

4 王彦卿;浅谈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N];河北经济日报;2003年

5 商 宇;“人本执法”成行政执法核心理念[N];人民代表报;2005年

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5年

7 张鸣岐;行政执法人员有了统一标志[N];天津日报;2005年

8 立实;国家局开展测绘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N];中国测绘报;2006年

9 黄小娟 洪瑛;云南局出台测绘行政执法责任制及追究办法[N];中国测绘报;2007年

10 李勇;湖南省政府考核组充分肯定省档案局行政执法工作[N];中国档案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应鑫;教育行政执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吕尚敏;行政执法人员的行动逻辑[D];苏州大学;2012年

3 戢浩飞;行政执法方式变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张岩;转型时期中国法治特点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思民;海关行政执法腐败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杨宏宇;中美环境行政执法若干问题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赵珉;我国基层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8年

4 胡林强;我国烟草专卖行政执法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韩利;集中整顿治理性行政执法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6 赫永达;我国环境行政执法障碍及其对策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梁志宇;民政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宏基;推行气象行政执法责任制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赵美林;行政执法责任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王英U

本文编号:426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426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1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