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设的障碍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7 13:10
本文关键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设的障碍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在新时期解决环境问题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是我国在建设法治国家的道路上,以司法途径解决环境问题的一项制度选择。本文是笔者在总结相关司法实践的基础之上,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设障碍相关问题的研究。环境公益诉讼在我国具有实践在前,立法在后的特点。而通过立法所要构建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最终也要回归到司法实践中去指导司法实践,为司法实践提供法律依据。在构建、完善这一制度之时,对其障碍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特别是结合司法实践,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就尤为必要。本文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基本问题分析的基础之上,集中围绕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障碍问题进行论述,通过对有关障碍问题的分析,对进一步构建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提出建议。 本文除引言之外,总共有四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第一部分是环境公益诉讼基本问题研究。本部分内容是全文的基础部分,通过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和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具有代表性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进行考察,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对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同时,对构建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的必要性进行适当分析。第二部分是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现状考察。从立法、行政执法和司法三个角度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现状进行研究,从宏观的法律理论和传统文化角度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障碍研究。本部分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障碍进行研究分析,包括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诉讼范围、诉讼利益的分配和环境污染损害的鉴定等障碍问题进行研究。第四部分主要是在上述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对构建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环境公益 诉讼 障碍分析 制度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8;D9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第一章 环境公益诉讼基本问题研究9-21
- 一、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和分类9-12
- (一) 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和特征9-11
- (二) 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分类11-12
- 二、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12-15
- (一) 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事实基础13-14
- (二) 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法律基础14-15
- 三、国外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考察15-18
- (一) 国外环境公益诉讼制度15-17
- (二) 对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启示17-18
- 四、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18-21
- (一) 建设法治国家,发展和谐社会的需要18-19
- (二)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措施的必要补偿19
- (三) 环境公益诉讼具有推动形成国家环境政策的功能19-21
- 第二章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现状考察21-31
- 一、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现状分析21-26
- (一) 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现状分析21-23
- (二) 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现状分析23-24
- (三)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司法现状24-26
- 二、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现状26-28
- (一) 法学理论支撑不足26-27
- (二) 传统公益文化薄弱,缺乏环境公益诉讼意识27-28
- 三、环境公益诉讼的定性现状研究28-31
- (一)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定性现状28-29
- (二) 环境公益诉讼定性不明的弊端29-30
- (三) 环境公益诉讼中诉讼利益的支配和监督障碍30-31
- 第三章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障碍研究31-43
- 一、原告资格的认定障碍31-34
- (一)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现状研究31
- (二) 自然人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现状31-33
- (三) 法律监督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障碍33-34
- (四) 环境保护行政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障碍34
- 二、环境公益诉讼范围的界定障碍34-37
- (一) 影响环境公益诉讼范围的要素分析35-36
- (二)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范围障碍的特殊36-37
- 三、诉讼利益的分配障碍37-40
- (一) 诉讼利益的内涵37-38
- (二) 诉讼利益在公益诉讼中的功能38-39
- (三) 环境公益诉讼关于诉讼利益的判断39-40
- 四、环境污染损害的鉴定障碍40-43
- (一) 鉴定技术问题41
- (二) 鉴定费用问题41-43
- 第四章 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议43-52
- 一、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立法建议43-46
- (一) 对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相关条文的分析43-44
- (二) 将自然人纳入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44-45
- (三) 法律监督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地位45
- (四) 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原告模式的建议45-46
- 二、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司法建议46-49
- (一) 确立特殊的诉讼举证制度46-47
- (二) 规定特殊的诉讼费用制度47-48
- (三) 环境公益诉讼的诉前禁令制度48
- (四) 公益诉讼判决既判力范围的扩张48-49
- 三、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49-52
- 参考文献52-61
- 附录61-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真;潘毅;陈秀超;;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定[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0年06期
2 陈运华;经济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J];当代法学;2002年04期
3 王福华;两大法系中诉之利益理论的程序价值[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4 沈木珠;WTO环境规则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及创新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江伟;王强义;;论民事诉讼当事人与民事主体的分离[J];法律学习与研究;1988年02期
6 李艳芳;李斌;;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与创新[J];法学家;2006年05期
7 王蓉,张璐,陈赛;创新环境资源法学 共建绿色新千年——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2000年年会综述[J];法学评论;2001年03期
8 蔡虹,梁远;也论行政公益诉讼[J];法学评论;2002年03期
9 郑春燕;论民众诉讼[J];法学;2001年04期
10 丁丽梅;王俊凤;;浅析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J];法制与社会;2008年34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设的障碍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91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429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