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核安全信息公开对推动核能的开发利用和维护公众的环境信息知情权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针对核安全信息公开相关立法的缺失,以及现有的法律规范对核安全信息公开规制的不完善,使得我国核安全信息公开的实际效果不尽人意,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质疑,进而发展为社会公众对于核电站建设的强烈抵制,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和国家能源安全,同时也会危害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尽快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实际现状的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总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与核安全信息公开相关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一方面通过对核安全、核安全信息等相关概念的分析得出我国核安全信息公开的具体内涵。另一方面对于建立我国的核安全信息公开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和严格论证。当前之所以需要专门构建我国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一是现有的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自身存在一些的问题与不足,影响了其具体指导核安全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核安全信息公开自身具有专业性和特殊性,这是我国当前这种注重环境信息广泛性所无法解决的。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当前的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现状。在分析梳理了《环境保护法》、《环境信息公开法(试行)》等法律规范,环保部公布的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的两份法律文件,以及《核安全规划》等政策性文件中可以规范核安全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我国在核安全信息公开层面上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不予公开的情形缺乏具体规定、法律责任不健全、救济手段的不完善和监督机制的缺失等方面。第三部分,针对我国当前的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从法律制度层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完善建议与措施。在这部分中,文章在借鉴国外核能利用大国(主要是法国)在核安全信息公开上的有益经验和先进做法,同时结合我国当前的核安全信息公开的实际情形,提出了完善我国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如何解决合理确定核安全信息公开的例外范围的问题。具体可以从决策主体、裁量标准、立法模式等方面进行解决;二是建立核安全信息公开的法律责任体系(主要是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根据公布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核安全监管部门的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责任和核设施运营单位的法律责任;三是健全核安全信息公开的救济途径和方式。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举报、环境信访、行政救济和环境信息仲裁机构等渠道维护自己在核安全信息上的环境知情权;四是完善核安全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可以运用的监督手段主要有核安全监管部门监督、社会公众监督和第三方审查机构等。
【关键词】:核安全 核安全信息 核安全信息公开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2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9
- (二)研究综述9-10
- (三)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10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10-12
- 一、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及必要性分析12-19
- (一)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相关基本问题12-14
- (二)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分析14-19
- 二、我国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现状及不足19-30
- (一)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现状19-23
- (二)我国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23-30
- 三、我国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30-46
- (一)合理平衡核安全信息公开之例外情况30-35
- (二)建立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责任35-38
- (三)健全核安全信息公开的救济途径38-42
- (四)完善核安全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42-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浩松;;英国2005财年共发生39起核安全违规事件[J];国外核新闻;2006年09期
2 余建兴;;首批巴基斯坦核安全监督人员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培训结业[J];核安全;2006年03期
3 林殿科;;核安全与核应急现状及保障建议[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年04期
4 伍浩松;;法国2008年的核安全状况“令人满意”[J];国外核新闻;2009年04期
5 ;管理体系:层层设防保障核安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年03期
6 乌格;;核专家谈核安全[J];中国减灾;2011年09期
7 何彬;吴茂嘉;王安冬;安民;;核安全技术使用现状与展望[J];中国核工业;2011年05期
8 伍浩松;;英德芬三国公布核安全报告[J];国外核新闻;2011年06期
9 ;中国核安全规划有望年底前完成[J];可再生能源;2011年06期
10 ;环保部原则通过《核安全“十二五”规划》[J];水工业市场;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环保部通过核安全十二五规划核电审批或加快[A];《电站信息》2012年第1期[C];2012年
2 张力;;核安全:回顾与展望[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叶奇蓁;;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看我国核能利用与核安全[A];2011中国科协热点问题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1年
4 宋刚;冯颖思;富英杰;陈永亨;;加强非核类专业大学生核通识教育的重要性[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2年
5 董鲁杰;;对核安全法制建设的思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6 伊雄鹰;周刚;;信息集成及其在核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第四届核反应堆用核仪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康日新;;序言[A];核工业集团公司第八届可靠性成果发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孙勤;;序言[A];核工业第七届可靠性研究成果专刊论文集[C];2004年
9 周治强;;对连云港核电厂主要核安全条件的综合论述[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垠;核安全与环境建设应发挥专家咨询作用[N];大众科技报;2005年
2 ;进口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规定[N];中国环境报;2008年
3 曹小佳 吴昭华;四川挂牌成立核安全局[N];中国环境报;2008年
4 记者 毛黎 卞晨光;核安全峰会在华盛顿举行[N];科技日报;2010年
5 薛严;首届核安全峰会落下帷幕[N];科技日报;2010年
6 记者郑巧 通讯员赵宴群;复旦大学召开“中国和欧洲加强核安全的方法”研讨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记者 李明 张欣 舒适;核安全再思考,福岛事故是个分水岭[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8 本报记者 王颖春;环保部原则通过核安全“十二五”规划[N];中国证券报;2011年
9 记者 莫莉;首尔核安全峰会或有望进一步凝聚国际共识[N];金融时报;2012年
10 本报驻法国记者 李钊;核安全是人类共同的责任[N];科技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施永记;西方核安全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卢新国;我国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3 王曼丽;基于GCC编译器插件的内核安全加固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4 宋爱军;我国核能安全立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核安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8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438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