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8 19:07

  本文关键词: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上市公司在环境方面的表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信息的有效公开能够让上市公司的股东、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及时、全面地了解上市公司在环境方面的表现,实现各自的利益需求。与此同时,环境信息的公开能对上市公司的环境行为起到监督和制约作用,促进上市公司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因此,完善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不仅能促进各个主体的利益,还有助于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在我国,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分三部分探讨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第一章对环境信息的概念和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并从环境知情权理论、受托责任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有效市场假设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来分析该制度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对中美两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其中中国的法律制度主要体现在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制度以及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这两方面,而美国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的规定主要体现在证监会颁布的S-K规则和SAB92中。第三章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环境信息公开比例不高,以及环境信息的形式不规范、可利用性差。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从明确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的权利义务主体、采用强制公开与自愿公开相结合、持续性披露与上市时披露相结合、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和形式、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加大对上市公司违反环境信息公开义务的处罚力度、完善社会公众的救济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合理构建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信息 上市公司 立法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287;D922.68;D922.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引言8-10
  • 第一章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理论概述10-23
  • 第一节 环境信息的概念10-13
  • 第二节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的理论依据13-23
  • 一、环境知情权理论14-15
  • 二、受托责任理论15-17
  •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17-18
  • 四、有效市场假设理论18-20
  • 五、企业社会责任理论20-23
  • 第二章 中美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考察23-33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23-30
  • 一、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制度23-25
  • 二、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25-30
  • (一) 现行法律中的相关规定26-27
  • (二) 政府部门规章中的相关规定27-28
  • (三)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中的规定28-29
  • (四) 两大证券交易所的规定29-30
  • 第二节 美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30-33
  • 一、证券法中的规定30-31
  • 二、证监会的规定31-33
  • (一) S-K规则31
  • (二) SAB 9231-33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现状及法律制度的完善33-44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的现实问题33-35
  •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33-34
  • 二、环境信息公开比例不高,以重污染企业为主34
  • 三、环境信息公开形式不规范,,可利用性较差34-35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合理构建35-44
  • 一、明确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的权利义务主体36-38
  • (一) 环境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36-37
  • (二) 环境信息公开的权利主体37-38
  • 二、采取强制公开为主,自愿公开为辅的方式38-39
  • 三、持续性环境信息公开与上市时的环境信息公开相结合39-40
  • 四、完善环境信息的公开内容和形式40-41
  • 五、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41
  • 六、加强对上市公司不按规定公开环境信息的处罚力度41-42
  • 七、完善社会公众的救济手段42-44
  • 结语44-46
  • 注释46-49
  • 参考文献49-52
  • 后记52-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兆松;一言难尽“股文化”[J];南风窗;1995年11期

2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关于暂停将上市公司国家股和法人股转让给外商请示的通知[J];湖南政报;1995年19期

3 鄢涛;上市公司退出机制法律问题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10期

4 薛金文,马红光,单印民;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支持作用——陕西资本市场发展调研报告(上)[J];理论导刊;2001年03期

5 陈峥嵘;成熟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及其给我国的启示[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谢非;;上市公司破产:现行法律还有哪些缺位——对欧美日破产法律程序的一点观察[J];上海国资;2001年03期

7 ;[9月1日起上市公司也可申请破产][J];北京工商管理;2002年09期

8 李军;;对新疆上市公司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2期

9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J];国家外汇管理局文告;2002年23期

10 ;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文告;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雪洁;刘汉民;;垄断国企高管薪酬现状分析——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叶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及时性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田翠香;吕淑庆;李冰泉;;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事件的市场反应研究[A];“环境会计与西部经济发展” 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瑞武;余漱峰;;基于因特网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5 黄少安;钟卫东;;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假说与股权融资偏好——对中国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进一步解释[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曹汛;;浅谈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A];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第十五辑[C];2003年

7 浙江省内审协会课题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8 ;上市公司内审工作的思考[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9 金山;陈盈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法律与财务会计对接评析[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10 徐向艺;陈振华;马磊;;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经济学分析及其规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晓涛;公众参与使绿色证券更有效[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2 本月主笔 刘津农;“1日期限”拒绝拖延[N];工人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陈静 韩万宁;上市公司掀起清欠潮 现金偿还成为主导方式[N];中国证券报;2006年

4 何广怀;深主板:上市公司业绩虽增,十大隐忧犹存[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黄婷;上海证监局督促上市公司提高信披质量[N];证券时报;2007年

6 袁立波;西藏上市公司迎来又一春[N];证券时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应尤佳;先托管后转让 上市公司频打限售擦边球[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东山邋实习记者 王传晓;深交所踏雪武汉 百家上市公司“鄂军”待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大军;深交所改革停牌制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10 刘丽靓;上市公司再融资须与分红挂钩[N];证券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丽春;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价值影响因素和演进路径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巩娜;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梦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4 何旭;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5 李绪富;我国上市公司重塑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吴琳芳;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7 杨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控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8 李丹;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规模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李清;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杜晓宇;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变更期间业绩预告披露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笑;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曹颖;我国上市公司MBO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叶立贵;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结构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舒红蕾;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与公司经营业绩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朱顺熠;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玲;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7 肖楠;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朱静波;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评价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9 闫玉林;有机硅新材料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赵凯琴;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0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460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c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