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经济立法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低碳经济立法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上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变暖幅度几乎是全球的两倍,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台风、沙尘暴、雾霾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增强。本世纪以来,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是同期全球平均的8倍。为了应对全球性的气候变暖问题,低碳经济应运而生。所谓的“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对抗气温变暖的最佳途径。而通过立法,促进和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本文围绕低碳经济立法的主题,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简要介绍了国内研究现状与国外研究现状,并概括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为低碳经济立法的基本理论问题,首先对低碳经济进行概述,介绍其起源、概念、特征,然后阐述了低碳经济立法的概念,并解释了为何对低碳经济进行立法,阐明其必要性。第三部分为我国低碳经济立法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对我国有关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等进行介绍,主要阐述了立法的现状,阐明现状后对我们低碳经济立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第四部分为发达国家低碳经济立法建设及其启示,主要通过对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德国这五个发达国家有关低碳经济的立法现状进行介绍,并对其取得的成绩进行分析,从而对我国低碳经济立法起到借鉴作用。第五部分为完善我国低碳经济立法的若干建议,这也是本文的精华与亮点所在,主要内容为笔者自身的设想,主要包括我国低碳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低碳经济的法律制度等。
【关键词】:低碳经济 立法 不足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5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3-15
- 第2章 我国低碳经济立法概述15-25
- 2.1 低碳经济的缘起15-16
- 2.2 低碳经济的概念16-17
- 2.3 低碳经济的特征17-21
- 2.4 低碳经济立法的概念21-22
- 2.5 我国低碳经济立法的必然性22-25
- 第3章 我国低碳经济立法的现状和主要问题25-34
- 3.1 我国的低碳经济立法现状25-28
- 3.2 我国低碳经济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8-34
- 3.2.1 发展低碳经济的立法体系不完善28-30
- 3.2.2 低碳经济立法内容过于原则30-31
- 3.2.3 现有法律的激励性功能较弱31-32
- 3.2.4 缺乏关于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32-34
- 第4章 发达国家低碳经济立法建设及其启示34-48
- 4.1 主要发达国家立法现状考察34-43
- 4.1.1 美国低碳经济立法状况考察34-35
- 4.1.2 日本低碳经济立法状况考察35-37
- 4.1.3 英国低碳经济立法状况考察37-39
- 4.1.4 澳大利亚低碳经济立法状况考察39-41
- 4.1.5 德国低碳经济立法状况考察41-43
- 4.2 国外低碳经济立法建设的启示43-48
- 4.2.1 低碳战略为先导43-44
- 4.2.2 低碳立法为统领44-45
- 4.2.3 新法制定与旧法修订为路径45
- 4.2.4 立法应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相结合45-46
- 4.2.5 健全的财政税收体系46
- 4.2.6 大力发展低碳技术46-48
- 第5章 完善我国低碳经济立法的若干建议48-58
- 5.1 完善我国低碳经济的立法体系48-52
- 5.1.1 出台低碳经济的专门领域立法49-51
- 5.1.2 修改现行低碳经济领域的立法51
- 5.1.3 发布低碳经济领域的相关补充措施51-52
- 5.2 确定我国低碳经济的立法原则52-55
- 5.2.1 能源可持续利用原则52-53
- 5.2.2 国际合作原则53
- 5.2.3 3E协调发展原则53-54
- 5.2.4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54-55
- 5.3 建立并完善促进低碳经济的法律制度55-58
- 5.3.1 法律激励机制55
- 5.3.2 能源资源税收制度55-56
- 5.3.3 低碳技术研发与创新制度56-57
- 5.3.4 公众参与制度57-58
- 结语58-59
- 致谢59-60
- 参考文献60-6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书雷;;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探析[J];时代金融;2014年35期
2 高翔;;德国低碳转型的进展和经验[J];德国研究;2014年02期
3 林永居;;英国、美国、德国低碳转型的财政政策及启示[J];财政研究;2014年05期
4 傅学良;邓剑光;;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软法路径选择及制度设计[J];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5 傅学良;邓剑光;;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软法之治[J];学习与实践;2014年02期
6 魏晓芳;;加强我国的低碳经济立法[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01期
7 何晶晶;;构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初探[J];中国软科学;2013年09期
8 张伟伟;张娇娇;;吉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约束激励机制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9 蓝庆新;李英;;欧盟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J];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08期
10 王琦;;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制度[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焱;中国气候外交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2 贾甲;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张剑波;低碳经济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卫防;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规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鲁伟;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立法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3 宫金萍;我国低碳经济法律规制路径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金花;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低碳经济立法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7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487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