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生态化路径研究
本文关键词: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生态化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生态化"是个理论性与操作性兼备的范畴,应用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就是要促使其成为一个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系统。根据生态化的观点,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生态化构建路径由一条系统原则、若干主控部件和缺陷零件改进体系组成。
【作者单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政法系;
【关键词】: 生态化 循环经济促进法 “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
【分类号】:D922.29;D922.6
【正文快照】: “生态化”是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原意是“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之中,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根据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具体情况,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1]从字面上看,“生态化”是由“生态”加“化”组成的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蔡守秋;;深化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法学家;2004年01期
2 李艳芳;李斌;;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与创新[J];法学家;2006年05期
3 李艳芳;“促进型立法”研究[J];法学评论;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海涛;;论“促进型”经济法的优越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张守文;;论促进型经济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陈泉生;宋婧;;论环境法的国家干预原则[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4 焦海涛;;论“促进型”经济法的运行机制[J];东方法学;2011年05期
5 吴泽;;民事公益诉讼由谁来提起——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第八条[J];党政干部学刊;2012年06期
6 方印;;论民法生态化的概念及基本特征[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7 郑清贤;;论厦门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立法建设[J];福建金融;2011年06期
8 陈泉生;论科学发展观与法律的生态化[J];法学杂志;2005年05期
9 周珂;曹霞;;环境资源法学蓬勃发展、务实创新[J];法学家;2007年01期
10 周珂;;环境法学的学术特色与贡献[J];法学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孟庆垒;;循环经济法基本范畴分析——兼谈循环经济法立法模式选择[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2 杨英;;论实现循环经济的经济刺激法律制度——以税收制度为例[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3 陈泉生;宋婧;;论环境法的国家干预原则[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4 李爱年;;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环境法的生态化[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钟泉泉;;对完善循环经济制度的几点思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周一平;;环境资源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范家栋;;论环境公益诉讼之性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黄德林;王国飞;;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冲突与协调[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钟卫红;;低碳社会的产品生态设计立法:欧盟经验借鉴[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本鑫;“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林全玲;政策性担保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3 黄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季奎明;金融创新的私法环境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范俊荣;政府环境质量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关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刘明明;温室气体排放管制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乔刚;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璐;论我国环境法律倡导性规范[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世寅;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困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黄知中;我国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法律制度构建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4 郑恩亮;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5 洪森;环境公益诉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周洁;我国规制企业排污行为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娄秋利;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梁珊珊;我国农村环境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9 张普;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D];东北大学;2009年
10 丁吉琴;我国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必要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别涛;环境公益呼唤环境公诉[J];环境经济;2004年09期
2 王梅;论环境公益诉讼机制的构建[J];林业经济问题;2003年06期
3 张明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刍议[J];法学论坛;2002年06期
4 常纪文;中国环境行政责任制度的创新、完善及其理论阐释[J];现代法学;2002年06期
5 史玉成;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若干问题探析[J];现代法学;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伦康;;循环经济与立法变革[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陶伦康;;循环经济立法探析——基于生态化理念下的思考[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楚道文;;物权的生态化研究[J];政法论丛;2008年01期
4 黄小青;;可持续发展视野下资源税生态化改革[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涂江波;龚舒;;生态化思维方式及其特性和基本原理[J];湖湘论坛;2010年03期
6 章娉;;试论排污收费制度的生态化[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4期
7 曹培忠,周艳波,赵静静,郑华;WTO条件下中国农业法律体系生态化构筑研究——以美国的农业Security and Investment为中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梅献忠;;环境问题与民法的生态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9 王欢欢;;迎接后京都时代中国能源法的生态化(下)[J];节能与环保;2009年03期
10 李姣;;中国思维方式生态化的生动现实[J];湖湘论坛;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乐功;刘双双;王欣;高峰强;;美国社区心理学的核心理念阐述[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黄汉富;;煤炭企业水土保持生态化治理模式的探索[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左刚;;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自然资源法体系——由民法典物权法制定引发的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4 刘国涛;;法学生态化的法理学基础初探——试论生态法律关系[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5 ;对开发好今后服装面料的一些看法[A];徐谷仓论文精选[C];2008年
6 姚全兴;;上海城市生态化的审美观照[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周雪峰;张国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政策的生态化[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8 余家毓;;海南东山羊——潜在的生态化优势产业[A];中国羊业进展——首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会刊[C];2004年
9 简王华;;试论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化旅游开发[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帆;;注重环保的绿色设计是未来发展的趋势[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文集第八卷(环保分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继刚;风景区生态化管理的三个基本问题[N];中国旅游报;2006年
2 杨强 贺柏林;宁县大力建设生态化产业化梯田[N];陇东报;2010年
3 记者 苏红玫;一站式生态化购物乐园启动[N];吉林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薛中卿 沐艳;未来,无锡住宅是何样[N];无锡日报;2006年
5 周英合 记者 林少华;生态化营房落户广西边防[N];战士报;2007年
6 ;加快绿色崛起 建设宜居梅州[N];中国建设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郭薇;工业园生态化是大势所趋[N];中国环境报;2010年
8 钱红玲 杨高;生态化:未来城市发展大方向[N];大众科技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高杨;民企应把“生态化”内涵植入经营理念[N];人民政协报;2007年
10 谢昌民邋吴廷录 范子明;阳高“三条主线”推进农建生态化[N];山西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爽;能源法律制度生态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刘毅;中国磷代谢与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政策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宁哲;我国森林生态与林业产业耦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4 程宝箴;制革生态化相关问题的研究—铬鞣剂的制备与应用[D];四川大学;2002年
5 李太平;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6 马俊杰;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方法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7 潘贻芳;面向钢铁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彭勃;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化配置与培植[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9 王亚军;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熊勇清;集群企业持续竞争力提升的自主创新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鸿;企业生态化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包晓磊;论城市规划法的生态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陈沛;科学发展观与技术创新生态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钟祖昌;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5 黄星君;关于科技创新生态化的若干论证[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6 王进;高校学生住区生态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7 张云;城市化与生态化视角的生态城市建设机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吴翊;生态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张保伟;生态文化当代生成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李海;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生态化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9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499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