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探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业生态补偿制度是典型的生态补偿制度,它的建立对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现行的农业生态制度明显存在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完善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关键是要加强农业生态补偿立法;明确补偿主体;确立多元化的补偿方式;确定科学的补偿标准;拓宽补偿资金来源,从而为农业生态补偿实践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农业 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生态补偿制度
【基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金项目(QN2011169)
【分类号】:X322;D922.6
【正文快照】: 生态补偿制度是现代资源环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对在保护、恢复和重建生态环境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经济补偿的总称。其实质是通过对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在政策、技术以及经济等方面给予奖励、扶持和优惠,协调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尊梅;韩学平;;我国农业生态补偿立法探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王清军;;论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郭碧銮;李双凤;;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初探——基于外部性理论的视角[J];福州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4 耿龙玺;;甘肃省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研究[J];甘肃农业;2010年08期
5 李平;;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建设可行性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6 邢可霞;王青立;;德国农业生态补偿及其对中国农业环境保护的启示[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年01期
7 屈振辉;;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年04期
8 车宗贤;张立勤;;甘肃河西走廊节水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探索[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年04期
9 陈叶兰;;论我国农业生态补偿立法困境[J];求索;2010年10期
10 田春;李世平;;近年来我国耕地生态保护与经济补偿初探[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志斌;马友华;;农业生态环境补偿中法律惩戒制度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2 杨帆;;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3 段绪柱;;国家权力与乡村社会自治权力的复杂博弈[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4 侣传振;;国家政权建设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变迁[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5 姜双林;;欧盟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的嬗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法治研究;2008年06期
6 李德瑞;;“乡村政治研究”何以成为可能——当政治学“遭遇”乡村问题及之后[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张建中;;贸易、投资与环境关系问题的研究动态与述评[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陈湘涛;占金刚;;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悖谬及对策[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6期
9 张华;;关于特色农产品发展与保护的地方立法思考[J];西部法学评论;2012年03期
10 江晓华;;论农业生态补偿主体的法定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沈根祥;黄丽华;钱晓雍;潘丹丹;施圣高;M.L.Gullino;;环境友好农业生产方式生态补偿标准探讨——以崇明岛东滩绿色农业示范项目为例[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郭亮;;从“控制”到“互动”:乡村关系的变迁逻辑——江西竹村调查[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3 马友华;蒋瑞芳;赵艳萍;石润圭;黄文星;王桂苓;孙兴旺;吴春蕾;;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生态补偿探讨[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高尚宾;赵玉杰;刘申;居学海;;实施农业生态补偿 促进低碳农业发展[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陶振;;乡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的变迁与诠释——基于国家政权建设视角[A];第三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刘翔;;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探讨——以湖北省为例[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5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刘芳;李娟;;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理论探析[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基于政府行为与农户行为条件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建立的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章)[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金京淑;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汪玮;转型期中国乡镇民主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朱梅;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李滔;寻找“最基层”:民族村寨村民自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刘晓ng;乡村人民法庭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何晓杰;“后农业税时代”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郭相宏;失范与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何艳桃;我国农业经营组织综合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朱文玉;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宝臻;我国农业环境补贴制度的立法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黄君;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朱敏杰;再访岳村:岳村政治后十年[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代丽丽;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包正椺;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下的乡镇政权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宝岚;我国农业生态补偿融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李鹃;基本农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9 韩茜;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补偿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10 连朝毅;试论村民自治机制下村党组织实现领导方式转变的现实路径[D];华侨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建,童存泉,赵颖南,王守华;德国有机农业的考察及其启示[J];安徽农学通报;2002年01期
2 李铜山;;论农业多功能性及我国的发展方略[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3 王清军;;论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黄河;;论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构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李长生,肖向明,S.Frolking,B.MooreⅢ,W.Salas,邱建军,张宇,庄亚辉,王效科,戴昭华,刘纪远,秦小光,廖柏寒,R.Sass;中国农田的温室气体排放[J];第四纪研究;2003年05期
6 王宇;欧名豪;;耕地生态价值与保护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年01期
7 刘卫东;;耕地多功能保护问题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年01期
8 赵栋;任倩;;干旱区绿洲水资源利用初探——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J];发展;2008年03期
9 胡兵辉;刘燕;廖允成;;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10 谭荣;曲福田;;中国农地非农化与农地资源保护:从两难到双赢[J];管理世界;2006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康欣;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新章;周海林;张新民;;中国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基础与阶段推进论[J];资源科学;2009年08期
2 王世进;卢洁;;论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视角[J];环境教育;2009年08期
3 孙万国;;法社会学视域下的生态补偿制度悖论[J];长白学刊;2010年02期
4 梁爱文;刘先长;;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面临的困境与路径前瞻——以云南省为例[J];科学与管理;2011年01期
5 梁爱文;李娟;;论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缺失及建构——以云南省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龚高健;;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践意义与优化途径[J];江南论坛;2013年10期
7 汪劲;;中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历程及展望[J];环境保护;2014年05期
8 胡晓登;;构建“以农民为本”的中国生态补偿制度[J];生态经济评论;2010年00期
9 洪尚群,马丕京,郭慧光;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年05期
10 张立煌;;生态补偿制度价值之探讨[J];科技信息;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巧萍;;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以《环保法》的修改为视角[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逯飞;杨哲明;黄云飞;曹阳;;河北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A];《河北环境科学》-华北五省市环境科学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艳秋;;关于西部生态补偿制度的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4 王干;沈男;;浅议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5 牟莹;岳胜辉;;浅议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制化[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6 郭永伟;;完善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制度[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7 付健;;论我国西部生态补偿制度的实现形式——以广西桂林阳朔大榕树风景区群体纠纷为例[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8 刘弘;刘雨林;;论在主体功能区建设视角下的西藏生态补偿制度[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唐钊;杨利雅;;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为例[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丁学坤;;泛珠三角区域自然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学探讨[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张杰平 伍新木;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N];人民日报;2013年
2 雷成海 武绍贵 刘传义 环境保护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加快完善生态补偿制度[N];中国环境报;2014年
3 端然;京津冀生态补偿制度亟待完善[N];经济日报;2014年
4 CUBN记者 邓昕睿;生态补偿制度亟待完善[N];中国联合商报;2014年
5 梁振君 曾高文;昌江率先实施生态补偿制度[N];海南日报;2007年
6 记者 柴国荣 徐祖贤;浙江首创生态补偿制度[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7 记者 苏莉 通讯员 向念;细化生态补偿制度[N];湖南日报;2012年
8 尚敏;建立跨界生态补偿制度保护黄浦江水源安全[N];联合时报;2013年
9 陈祖洪 实习记者 肖建;尽快建立生态补偿制度[N];中国环境报;2007年
10 董惠莉;确立河流跨界生态补偿制度[N];中国环境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祥;论中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2 施燕;环境法视野下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們;论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D];郑州大学;2006年
4 刘亚成;西藏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西藏大学;2011年
5 赵彦泰;美国的生态补偿制度[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郭东兴;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立法构想[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7 陈曦;欧盟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及其借鉴[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8 李俐;中美生态补偿制度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路景兰;论我国耕地的生态补偿制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任诗君;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0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500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