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的国际考察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的国际考察及启示
【摘要】:环境危害行为在对人身和财产带来损失的同时,往往也对自然资源本身带来损害。传统的环境侵权法主要对因环境危害行为导致的财产损失、人身伤害和精神损害提供赔偿救济。文章从赔偿主体、赔偿范围、赔偿对象、赔偿程序四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的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提出了建立我国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的构想。
【作者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政法学院;
【关键词】: 自然资源 损害赔偿 制度构建
【分类号】:D912.6
【正文快照】: 传统的环境侵权法主要对因环境危害行为导致的财产损失、人身伤害和精神损害提供赔偿救济,自然资源的损害得不到赔偿。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危害行为致自然资源受损,而不能得到救济的情况,我国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1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守秋,海燕;也谈对环境的损害——欧盟《预防和补救环境损害的环境责任指令》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4期
2 苏广实;;自然资源价值及其评估方法研究[J];学术论坛;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莹;美国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探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瑾;我国精神损失赔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范在峰,张斌;两大法系违约损害赔偿可预见性规则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年03期
3 李俊峰;;垄断损害赔偿倍率问题研究——兼论我国反垄断法草案的相关制度选择[J];比较法研究;2007年04期
4 张俊岩;;违约责任及其损害赔偿范围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于东辉;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陈思琴;李扬;;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则[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7 雷桂森;试论我国应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对我国责任竞合下精神损害救济方式的反思[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孙振宇,陈楚;夫妻财产制若干疑难案例的法律思考[J];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05期
9 沈赏,赵爱娟;精神损害赔偿与人身权保护[J];当代法学;2003年01期
10 吴智永,张敏;缔约过失责任三题[J];当代法学;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许伟煌;;浅析环境权的界定和性质[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2 刘茹;;试论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立法与完善[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3 李云波;;缔约利益受第三人侵害时应予救济的基础原因[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徐国平;;论我国船舶油污自然资源损害赔偿立法中应解决的问题[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渝英;董诚;王运红;;科技资源共享研究框架体系的探讨[A];国产科学仪器应用、创新和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胡勇军;;过失相抵规则在特殊侵权中的适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沈荣华;;“赔偿与补偿基金”之理论基础探悉[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彤海;;“不良债权”受让人不能起诉银行吗——与梁慧星教授商榷[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法律责任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2 耿利航;法律移植与管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司坡森;论国家补偿[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尹志强;论民事权利在私法中的救济[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闫小龙;公司治理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D];中南大学;2003年
6 金YТ,
本文编号:524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524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