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司法审查的正当性阐释
本文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司法审查的正当性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影响评价 司法审查 正当行政程序 无漏洞保护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具有科技专业性、利益多元性等特征,使得环境行政机关在实施时拥有较大自由裁量权。面对环境行政机关的裁量判断,现行模糊的环境立法并没有为司法机关能否及如何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精确指引,导致环境影响评价司法审查的正当性备受质疑。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法治国家中的权利无漏洞保护需求,分权原则不容许有不受约束的行政权力存在,以及司法权制约行政权政治框架中的正当行政程序标准等均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司法审查提供了正当性基础。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司法审查 正当行政程序 无漏洞保护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XFX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AFX023)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YBA269)
【分类号】:D922.68;D926.2
【正文快照】: 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是通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以决定是否允许开发的重要制度。设置环评制度的目的在于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产生。但在该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是否需要环评、编制何种环评文件到环评是否通过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鹏;;知识与合法性:风险社会的行政法治原理[J];行政法学研究;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辉;;是非环境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吴艳玲;;教师课程权力的概念解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江晓华;;环境发展的社区治理制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雷洪玉;刘伶利;;谈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1期
5 刘文涛;公司环境侵权及其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张贵群;李少华;;公共危机下的政府权力运行与公民权利保护[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王贵松;;行政裁量权收缩的法理基础——职权职责义务化的转换依据[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8 熊建明;;污染源普查:官方主导抑或排污方主动申报——评《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及其实施方式[J];北方法学;2010年02期
9 刘泽军;项进;尹好鹏;;西方国家高等学校法律地位若干模式述评[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金玄武,金京玉;浅析我国环境影响事前评价制度[J];北方环境;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雪松;;环保理念的升级和转变带来的挑战和机遇[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李有学;汪来杰;;国家与政党:工具性选择与均衡性调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郝自然;;环境标准的法性质及其法治化问题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吴勇;王霞;;环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探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5 谢伟;;论环境诉权的价值[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6 周小光;;环境保护经济刺激手段的缺失与重构——以法律经济学为分析理路[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7 周玉华;郭永长;;环境法“义务重心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8 张一粟;;水事纠纷行政解决机制之探讨[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罗世荣;陈冯;;生态消费视野下的环境标志制度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颖;;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构想[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丛忻;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玉;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詹洁;矿产资源的刑事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周文杰;行政许可设定的正当性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梁维维;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徐涛;我国行政诉讼实践中职权确定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华建敏;;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和安全生产情况的报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5年02期
2 王锡锌;;我国公共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的悖论及其克服——以美国《联邦咨询委员会法》为借鉴[J];法商研究;2007年02期
3 季卫东;;依法风险管理论[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4 赵鹏;;风险规制:发展语境下的中国式困境及其解决[J];浙江学刊;201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俊善,李斌;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2年04期
2 尹士武;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关于标准应用问题的思考[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2年04期
3 汪志军;什么叫环境影响评价[J];新疆林业;2002年06期
4 王孝武,孙水裕,王雄;环境影响评价的数字化方法[J];环境保护;2003年11期
5 魏正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02期
6 路月仙,陈振楼,王军,张垎,许世远;上海市排污口环境影响评价[J];环境保护科学;2003年06期
7 郭强;当前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年02期
8 何德进;关于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治淮;2003年02期
9 李方敏;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思考[J];江苏环境科技;2004年S1期
10 吴素良,陈建文;环境影响评价中常规气象资料的提供[J];陕西气象;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沙丽;;浅析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二0一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国富;;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3 毛庆国;;粤港跨界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郭波;纪江海;尹君;;关于两规中环境影响评价的比较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5 林锦慰;;香港净化海港计划:环境影响评价[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6 杨越;;水泥项目矿山开采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几点建议[A];2009全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与勘察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9年
7 蔡振民;谢腾飞;;二七二厂辐射环境影响评价[A];全国放射性流出物和环境监测与评价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陈启壮;;百色水利枢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回顾[A];庆祝广西水利厅成立50周年专辑[C];2004年
9 段勇;陈界江;李鱼;赵文晋;李海生;崔勇;王德秋;;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中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研究[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迎喜;蒋固政;;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骨干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A];湖北省农村水电发展行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舜礼;旅游开发须做环境影响评价[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方芳;提高业务水平确保环评质量[N];中国环境报;2004年
3 记者 赵关良;上海将所有规划建设项目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范围[N];中国环境报;2004年
4 孔凡青;我国规范环境影响评价行业[N];中国审计报;2005年
5 李银月;沈阳实施环境影响评价[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6 衷向东 吴爱明;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避免污染行业发展[N];光明日报;2005年
7 安徽省泗县环境保护局 李刚;以环境影响评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N];中国环境报;2007年
8 记者 张淑瑜;州环境影响评价所挂牌成立[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9 记者 叶平生 通讯员 穗环宣;环保总局局长作出七项环评承诺[N];广州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谢勇;环境影响评价渐入法制化轨道[N];淮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光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年
2 宋欣;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杨晓艳;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李铁柱;城市交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5 林驰;桥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陈昕;基于有效管理模型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黄正;我国建设项目健康影响评价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yN;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张景成;农安工业集中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杨李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塘沽区的实践与问题探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龙素群;环境影响评价专家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5 周晓琴;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中若干方法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6 师玮;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D];兰州大学;2006年
7 李丽娜;累积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03年
8 吕晓君;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田颖;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10 陈德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35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535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