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污染防治法律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振动污染防治法律实证研究
【摘要】:中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也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但是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污染的范围和污染的种类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之势。全国多地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环境污染范围逐渐从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向内陆发展,逐渐从大城市向乡村发展。环境污染的种类也呈现多样化趋势,逐渐从传统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类型扩大到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振动污染等新型的污染。振动污染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新的污染种类,振动污染纠纷的案例已经在国内发生数起,尤其是大中城市交通设施沿线的振动污染令人十分关注。例如:北京地铁大兴线振动污染案件、上海地铁一号线振动污染案件、广东地铁一号线振动污染案件。除此以外,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高速铁路建设,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高铁列车的通车其沿线也会发生若干起类似的振动污染案件。振动污染在我国环境法学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环境法律文件中规定的亦是十分不足,如何解决振动污染法律纠纷是摆在环境法学者和环境立法工作者面前的又一课题,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意义十分重大。振动污染在国内法律文件中的规定十分简单,仅有《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原则性地规定了振动污染是我国环境污染和公害的类型之一,应该予以防治。此外,国家部委规章方面也只有《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和《城市区域振动测量方法》(GB10071—88)的规定。而这两项规定也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出台的环境标准,已经难以适应我国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和经济形势,对振动污染防治法律规定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已经迫在眉睫。国外环境法较发达的国家在振动污染防治方面已有了一些尝试,其振动污染防治立法及其相关法律制度已经得以建立,而且比较完备,本文通过对日本、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振动污染防治相关法律制度的考察,分析了其较为完善的法律规定和较为成熟的法律制度,借鉴了相关经验,为完善我国振动污染防治法律规定和相关法律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振动 振动污染 环境污染 法律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6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国内研究现状11-13
- 2.国外研究现状13-14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4-16
- 1.研究的主要内容14-15
- 2.研究方法15-16
- 一、我国振动污染防治司法实践面临的窘境16-20
- (一)国内地铁沿线振动污染案例16-18
- (二)国内地铁沿线振动案引发的思考18-19
- 小结19-20
- 二、我国振动污染防治法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0-25
- (一)我国振动污染防治法律的现状20-22
- 1.环境法相关规定20-21
- 2.其他部门法的相关规定21-22
- (二)我国振动污染防治法律存在的问题22-23
- 1.缺少振动污染应对的具体法律规定22-23
- 2.法律制度方面的欠缺23
- 小结23-25
- 三、国外振动污染防治法律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25-32
- (一)国外振动污染防治法律实践25-30
- 1.对日本振动污染防治法律的考察25-27
- 2.对德国振动污染防治法律的考察27-28
- 3.对法国振动污染防治法律的考察28
- 4.对美国振动污染防治法律的考察28-30
- (二)国外振动污染防治法律的启示30-31
- 1.法律体系完备30
- 2.救济方法多样30
- 3.民事法律与环境法律规定的衔接较好30-31
- 小结31-32
- 四、我国振动污染防治法律困境的解脱路径32-38
- (一)完善振动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32-34
- 1.环境法法律体系内部完善32-34
- 2.与民法等其他部门法的衔接完善34
- (二)完善振动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34-36
- 1.振动污染排放监测制度34-35
- 2.振动排污许可制度35
- 3.振动污染分级排放制度35-36
- 4.敏感区域禁止振动污染排放制度36
- 5.振动污染双方当事人和解制度36
- 小结36-38
-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2
- 致谢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长江;中国确定未来5年污染防治重点[J];人民长江;2001年02期
2 ;中国确定未来5年污染防治重点[J];水运工程;2001年04期
3 ;全国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召开[J];环境保护;2003年07期
4 ;做好重点流域区域的污染防治工作努力实现“十五”污染防治目标[J];造纸信息;2003年08期
5 ;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开展跨省界污染防治工作专项检查[J];环境保护;2004年02期
6 卜之;全国重点流域船舶污染防治工作座谈会在重庆召开[J];交通环保;2004年03期
7 ;执行空气污染防治法规效益惊人[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年04期
8 陈世军;孟蕊;田义文;;我国耕地污染防治的法律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9 ;湖北新增三峡污染防治项目规划3年内投入23.5亿元[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8年03期
10 李力;孙钰;;开创污染防治新局面——全国污染防治工作现场会侧记[J];环境保护;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做好重点流域区域的污染防治工作 努力实现“十五”污染防治目标[A];全国造纸行业节约用水与污水治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胡承兵;;建立完善我国的船舶污染防治法规体系[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港航监督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0年
3 姜地忠;张继平;;我国近海污染防治中的环境非政府组织参与[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二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凌欣;;渤海污染防治专门立法的思考[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吴录平;;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探讨[A];“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四次会议暨低中放废物管理和放射性物质运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亚红;黄萍;;中国的污染防治立法:历史、现状和未来[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7 陈婧;;农村土地污染防治的政策性制度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8 陶丽红;;南宁市规模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及对策研究[A];广西环境科学学会2002—2003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9 ;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行业2009年发展综述[A];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2009年)[C];2010年
10 洪小红;陈保雄;;绿色植物的污染防治效应[A];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全国首届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记者 张继勇邋毛世福;省机动车污染防治行业协会成立[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2 通讯员 沈符;省政府专题研究部署我省空气污染防治[N];湖北日报;2013年
3 记者 张海虎;我省两项污染防治重点工作接受国家考核[N];青海日报;2013年
4 记者 王妃;省政协来我市调研空气污染防治[N];金华日报;2013年
5 记者 刘艳芳 通讯员 李珂;我市部署开展空气污染防治工作[N];莱芜日报;2013年
6 记者 张向辉;研究部署空气污染防治等工作[N];渭南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王颖春;三项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将上报[N];中国证券报;2013年
8 记者 秦菲菲 郭一信;多部门加速编制污染防治规划 财政扶持力度或加码[N];上海证券报;2013年
9 黄学宽;做好污染防治 完善配套功能[N];云南政协报;2013年
10 通讯员 肖子树 记者 花木嵯;18个污染防治重点项目“擦亮”甘河[N];青海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蓬;雾霾污染防治法律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2 卜芳;内蒙古水土污染防治法律运行机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罗丽芳;我国耕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胡俊楠;振动污染防治法律实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5 周世燕;我国耕地污染防治立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6 武希艳;我国耕地污染防治的立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张博;欧盟污染防治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贾一波;中国耕地污染防治立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张克;滨州市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10 张百灵;土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构建[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74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574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