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林权争议调处所涉证据及其认定规则构建

发布时间:2017-07-29 15:02

  本文关键词:林权争议调处所涉证据及其认定规则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林权争议 调处 证据 法律效力


【摘要】: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经历了分产到户的土改时期、将林权入社的农业合作化时期、集体所有的人民公社时期、四固定时期及改革开放初的林业三定时期。林权政策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同,,也使得林权争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复杂,各种原因导致争议案件迟迟无法解决,渐渐形成了积案,争议就在这过程中慢慢变成了隐患。建构林权争议调处证据的认定规则有利于明确集体林权改革,有利于完善林权争议调处的法律制度,为林权争议调处提供法律层面上的支持,为更有效的实现林权提供了保障。 本文首先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创新者五个方面介绍了写作背景。其次通过阐述林权争议调处所涉证据的相关理论,以区别普通证据与林权争议调处所涉证据。包括林权争议调处所涉证据的概念和特点,同时从法定层面和学理层面对林权争议调处的证据进行分类,指出林权争议调处的证据对案件和当事人的意义。结合证据法的理论知识,对林权争议中证据的证明效力进行学理分析,从证明标准和证明责任方面,以及证据如何被认定这三方面来简述证据要达到的证明效力。指出林权争议调处所涉证据认定的现实困境,包括证据自身不规范、证据收集难、审查判断程序混乱及立法的滞后性。上述情况都为林权争议调处所涉证据的认定增加了难度。最后本文针对认定困境,提出如何构建林权争议调处所涉证据的认定规则。从林权证据的范围、审查判断及认定程序进行规则构建。
【关键词】:林权争议 调处 证据 法律效力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一、绪论9-17
  • (一)研究背景9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9-10
  • 1. 研究目的9-10
  • 2. 研究意义10
  •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10-15
  • 1. 国内研究11-13
  • 2. 国外研究13-15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15-16
  • 1. 研究思路15-16
  • 2. 研究方法16
  • (五)论文创新16-17
  • 二、林权争议调处所涉证据的界说17-23
  • (一)林权争议调处所涉证据的概念17-18
  • (二)林权争议调处所涉证据的特点18-19
  • 1. 历史性18
  • 2. 依据规范的复杂多样性18-19
  • (三)林权争议调处所涉证据的分类19-21
  • 1. 林权争议调处所涉证据的法定分类19-20
  • 2. 林权争议调处所涉证据的学理分类20-21
  • (四)认定林权争议调处所涉证据的意义21-23
  • 三、林权争议调处中证据的证明效力23-28
  • (一)证明标准与证明责任23-26
  • 1. 证明标准23-24
  • 2. 证明责任24-26
  • (二)林权争议调处证据的认定标准26-28
  • 1. 认定的证据的客观性26
  • 2. 认定的证据的关联性26-27
  • 3. 认定的证据的合法性27
  • 4. 认定的证据的特殊性27-28
  • 四、林权争议调处所涉证据认定的现实困境28-32
  • (一)证据自身不规范28
  • (二)证据难收集28-29
  • (三)审查判断程序混乱29-30
  • 1. 证据认定程序不规范29-30
  • 2. 证据审核采信不当30
  • (四)立法滞后性30-32
  • 五、林权争议调处所涉证据认定规则的建构32-44
  • (一)林权争议调处所涉证据的范围32-36
  • 1. 主要证据及其效力32-33
  • 2. 一般证据及其效力33-34
  • 3. 参考证据及其效力34-36
  • (二)林权争议调处所涉证据的审查判断36-38
  • (三)林权争议调处所涉证据的认定38-44
  • 1. 林权争议调处所涉证据的认定程序38-39
  • 2. 规范依据冲突情形下的证据认定39-44
  • 六、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个人简介48-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宏明;我国林权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彭小吉;;浅析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J];福建法学;2011年03期

3 陈瑞华;;证据的概念与法定种类[J];法律适用;2012年01期

4 于长苓;;行政诉讼证据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12年02期

5 陈瑞华;;程序性裁判中的证据规则[J];法学家;2011年03期

6 周洪波;;实质证据与辅助证据[J];法学研究;2011年03期

7 赵长虹;李利平;;美国农业融资结构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程云行;集体林区林地使用权物权化研究[J];绿色中国;2004年16期

9 陈世清,王佩娟,郑小贤;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产权变动管理对策研究[J];绿色中国;2005年18期

10 宋海鸥;;林权抵押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J];林业经济问题;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589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589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b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