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应对气候变化构建我国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设想

发布时间:2017-07-31 11:20

  本文关键词:应对气候变化构建我国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设想


  更多相关文章: 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 法律体系


【摘要】:近一百多年来,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剧增,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肆排放,导致了臭氧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世界气候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全球气温升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也愈演愈烈。面对全球变暖,如何运用法律机制确保低碳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探索全球化形势下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的完善机制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应对气候变化是指人类社会、生产活动适应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采取的措施。低碳经济则是基于全球气候变暖,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崭新发展模式。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有效措施,而且是实现科学发展、低碳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一个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如何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经济立法,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而迫切的问题。我国已经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但现有法滞后、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而低碳经济法制建设是一项富于创新的系统工程,本文通过整合现行法和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并立足我国国情,提出尽快制定《能源法》、《原子能法》,修改完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及时出台配套法规,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更加有效的法律依据。 本论题包括六个部分,即序言,正文五部分及结语.序言部分介绍了本论题的选题意义,有关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及对其评价。 第一部分低碳经济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含义。该部分主要围绕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问题的国际博弈、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其含义以及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关系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是构建我国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与现实困境。对构建低碳经济法律体系,分别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构建我国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即一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二是解决能源资源短缺的最佳途径;三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四是使环保部门有法可依、执法有据。从国际碳排博弈背后的发展权之争和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阻碍了低碳经济立法的进程这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构建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现实困境。 第三部分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体系的现状及缺陷。从宪法、环保基本法、环保单行法以及行政法规和部门行政规章阐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立法现状。我国理论界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到底制定专门法还是完善原有法,是制定《低碳经济促进法》还是《气候变化应对法》发生争议,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应制定《气候变化应对法》的建议。最后指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体系的缺陷。 第四部分是域外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立法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从“巴厘岛路线图”到《哥本哈根协议》和坎昆会议以及德班协议分析了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立法实践。对世界上几个代表性的国家介绍了国外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立法实践情况。最后指出国外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立法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部分是应对气候变化构建我国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设想。分别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立法基本原则、模式选择、法律体系和基本制度阐述了构建我国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设想。
【关键词】: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 法律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67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一、问题提出的缘由9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9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9-10
  • 四、研究的方法和内容10-11
  • 第一章 低碳经济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含义11-15
  • 一、围绕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问题的国际博弈11-12
  • 二、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其含义12
  • 三、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关系12-15
  • (一) 全球气候变暖灾害频繁引起各国担忧12-13
  • (二) 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佳选择13-15
  • 第二章 构建我国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与现实困境15-18
  • 一、构建我国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研究15-16
  • (一) 构建低碳经济法律体系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15
  • (二) 构建低碳经济法律体系是解决能源资源短缺的最佳途径15-16
  • (三) 构建低碳经济法律体系,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6
  • (四) 构建低碳经济法律体系,使环保部门有法可依、执法有据16
  • 二、构建我国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现实困境16-18
  • (一) 国际碳排放博弈背后的发展权之争减缓了低碳经济法律体系建构的步伐16-17
  • (二) 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阻碍了低碳经济立法的进程17
  • (三) 传统立法缺乏长远规划,使得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建构陷入被动17-18
  • 第三章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体系的现状及缺陷18-25
  • 一、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立法现状及争议18-21
  • (一)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立法现状18-20
  • (二)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立法争议20-21
  • 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法律体系存在的缺陷21-25
  • (一) 立法指导原则落后22
  • (二) 没有制定专门的气候变化基本法22
  • (三) 立法滞后,不能紧跟时代步伐22-23
  • (四) 内容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23
  • (五) 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23-25
  • 第四章 域外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立法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25-31
  • 一、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立法实践25-27
  • (一) 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25-26
  • (二) 从“巴厘岛路线图”到《哥本哈根协议》26
  • (三)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其他法律文件26-27
  • 二、国外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立法实践27-29
  • (一) 英国27-28
  • (二) 美国28
  • (三) 日本28-29
  • (四) 欧盟29
  • 三、国外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立法实践对我国的启示29-31
  • (一) 立法支持29-30
  • (二) 加大政府监管力度30
  • (三) 积极参与全球市场30-31
  • 第五章 应对气候变化构建我国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设想31-38
  • 一、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31-33
  • (一)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31
  • (二) 坚持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原则31-32
  • (三) 坚持全民参与的原则32
  • (四) 坚持国际合作的原则32-33
  • 二、应对气候变化构建我国低碳经济法律体系33-35
  • (一) 完善宪法及环保基本法33
  • (二) 制定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法——《气候变化应对法》33
  • (三) 制定和修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专项法33-34
  • (四) 完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34-35
  • 三、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应建立的基本法律制度35-38
  • (一) 建立应对气候变化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法律制度35
  • (二) 进行应对气候变化深化能源资源领域的碳金融体制改革35-36
  • (三) 建立应对气候变化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机制36
  • (四) 应对气候变化健全低碳经济执法监督机制36-38
  • 结语38-39
  • 注释39-42
  • 参考文献42-44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44-45
  • 致谢45-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洁;赵文喜;田野;吴r,

本文编号:598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598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5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