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论风险刑法理论及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借鉴

发布时间:2017-08-15 13:34

  本文关键词:论风险刑法理论及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借鉴


  更多相关文章: 风险社会 风险刑法 预防 环境 治理


【摘要】:风险刑法理论是刑法学者在面对风险社会到来时所提出的自身领域内的应对策略,是一种具有反思性和预防性的理论。风险刑法这一理论旨在以刑法防线前置的方式来防控风险制造者的行为给社会带来的难以估量的危害,发挥刑法积极的一般预防功能来治理风险。因此,风险刑法理论一经提出便得到大陆法系国家的普遍关注,我国法学家亦对此展开了广泛而不乏深刻的探讨。本文在对社会学和刑法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得出借鉴风险刑法理论的原因及意义,并提出将之应用于我国环境保护的设想。本文章节共三部分: 第一章从风险社会理论和传统刑法的局限性两个方面论述了风险刑法产生的理论背景,并对我国当前所处的风险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传统刑法的不足,为下文论点的展开做铺垫。 第二章首先对风险刑法理论的内涵进行阐明,在对与之相关的争议进行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风险刑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风险刑法的存在价值作进一步探究,,使下文中风险刑法在环境保护领域适用的构想有据可依。 第三章提出了风险刑法理论对我国环境问题治理的借鉴构想。在分析了我国环境问题现状及治理上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论证了环境治理的迫切性与必要性。结合前文相关理论,提出了关于借鉴风险刑法理论治理我国环境犯罪的构想,并提出了在刑法总则与分则中设立相关规定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风险社会 风险刑法 预防 环境 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14;D922.6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第一章 风险刑法的产生背景9-17
  • 第一节 风险社会基本理论9-11
  • 一、 风险概念的界定9-10
  • 二、 风险社会的内涵10-11
  • 第二节 传统刑法的局限11-14
  • 一、 传统法益论的局限12
  • 二、 因果关系归责原则的局限12-13
  • 三、 以处罚实害犯为核心的刑罚观念的局限13-14
  • 第三节 我国的风险社会现状14-17
  • 一、 风险成因具有复合性14-15
  • 二、 治理难度相对较大15
  • 三、 制度和社会结构不合理带来的风险成为主要风险15-16
  • 四、 风险意识整体不高16-17
  • 第二章 风险刑法理论概述17-25
  • 第一节 风险刑法的内涵与特征17-19
  • 一、 风险刑法的内涵17
  • 二、 风险刑法的特征17-19
  • (一)刑法任务转变17
  • (二)风险刑法以行为无价值论为导向17-18
  • (三)刑法防线前置18
  • (四)刑罚目的着重于一般预防18-19
  • (五)以客观归责理论为导向19
  • (六)以抽象危险犯为中心19
  • 第二节 风险刑法的相关争议19-22
  • 一、 风险刑法与刑法谦抑性原则的关系20-21
  • 二、 风险刑法与保护公民权益的关系21-22
  • 第三节 刑法意义上的风险22-23
  • 一、 法所不容许的风险22
  • 二、 风险与危险22-23
  • 第四节 构建我国风险刑法体系的意义23-25
  • 一、 健全了我国刑法法益保护的类型24
  • 二、 弥补了传统刑法法益保护的滞后性24
  • 三、 突破了因果归责原则的局限性24
  • 四、 完善了刑法结构24-25
  • 第三章 风险刑法理论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借鉴25-30
  • 第一节 我国环境保护现状25-26
  • 第二节 我国刑法在环境保护上存在的不足26-27
  • 一、 定罪标准不合理26
  • 二、 法益认知错位26
  • 三、 主观方面界定不明确26
  • 四、 预防功能缺失26-27
  • 第三节 风险刑法理论在我国环境保护上的借鉴27-30
  • 一、 在总则中设立危险犯的概念27
  • 二、 在总则中引入“法所容许的风险”理论27
  • 三、 增加环境安全法益27-28
  • 四、 以危险犯的设定为主体28
  • 五、 借鉴严格责任制度28
  • 六、 合理运用非刑罚处罚方法28-30
  • 结语30-31
  • 参考文献31-33
  • 致谢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夕虎;;我国环境刑法设立抽象危险犯的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杨雪冬;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4期

3 薛晓源,刘国良;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1期

4 赵春燕;包雯;;论风险社会下的刑罚目的观[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年01期

5 吴丙新;;风险刑法与公民权利的宪法保障[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本文编号:678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678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0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