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论西部民族地区环境侵权案件的法律适用

发布时间:2017-09-01 02:06

  本文关键词:论西部民族地区环境侵权案件的法律适用


  更多相关文章: 西部民族地区 环境侵权 侵权责任法 责任构成 举证责任


【摘要】: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环境侵权案件受理数偏少的原因之一为法律适用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为严格责任原则;环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损害后果及因果关系;借鉴法益区分保护理论解释违法行为,可构建出违反保护性法规的环境侵权类型;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的证明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范,原告无需对此承担举证责任。此外,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环境损害赔偿保险制度仍亟待完善。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 环境侵权 侵权责任法 责任构成 举证责任
【分类号】:D922.68;D923
【正文快照】: 一、西部民族地区环境侵权案件法律适用之现状据统计,西部11个省、市、自治区受理总数仅占全国受理总数的19.7%,其中,四川、青海、云南和陕西受理数竟然无一超过5起,加上西藏和甘肃,这六个西部民族地方受理案件总数只有15起。此外,全国平均受理数为19起,而西部只有新疆、重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显芳;;再论环境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J];河北法学;2009年05期

2 王社坤;;环境侵权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分配研究——兼论《侵权责任法》第66条的理解与适用[J];河北法学;2011年02期

3 吴祖祥;;环境侵权责任之归责原则——兼论《侵权责任法》第65条与相关法律之间适用冲突的解决[J];求索;2010年07期

4 徐祥民;;环境污染责任解析——兼谈《侵权责任法》与环境法的关系[J];法学论坛;2010年02期

5 张宝;;环境侵权归责原则之反思与重构——基于学说和实践的视角[J];现代法学;2011年04期

6 宋宗宇;王热;;环境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斐;;构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法理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李明发;试论债的担保的运用——兼论我国民法典中担保制度的体例设计[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4 郑晓剑;陶伯进;;侵权责任能力视域内《侵权责任法》第32条与第33条之解释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张宗高;我国证券民事责任制度不足与完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高鹏;论共同危险行为之归责基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高锐;浅析产品责任诉讼中的若干问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熊静;;论我国专利权请求权制度的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9 崔明伍;新闻侵权行为的特殊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徐自力,钱进;殊途同归——析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之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彩申;符勇;唐泽兵;;论中国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途径[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2 林国荣;;侵犯著作权的构成要件——侵犯著作权的法律问题研究之一[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陈海嵩;;论限期治理的法律属性——一个“法解释论”的尝试[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宋宗宇;;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认定规则创新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志伟;;农村水污染问题初探[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姜素红;;论我国地方环境立法之完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朱小静;;代际公平的理论依据及其法律化之途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马洪;;环境侵权的归责追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卢珊;;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制思考[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蒋亚娟;赵君;;论大规模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实现[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梁睿;美国清洁空气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朱晓燕;论我国破产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设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丁利明;国际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段荣芳;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责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乔淑惠;隐私权宪法保护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玉英;商业广告虚假荐证的民事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余暮;医疗纠纷中的侵权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卢慧;浅议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尚晓璐;缺陷服务行为致第三人损害的民事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史文婷;论共同危险行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徐媛斐;视频分享网站的侵权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恋梅;;民事推定与证明责任之关系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张敏纯;;论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王社坤;;环境侵权因果关系推定理论检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张宝;张敏纯;;环境侵权的微观与宏观——以《侵权责任法》为样本[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吕忠梅;绿色民法典:环境问题的应对之路[J];法商研究;2003年06期

6 刘叶静;论推定的基本问题及其立法完善[J];法学杂志;2002年04期

7 王成;;侵权法的基本范畴[J];法学家;2009年04期

8 杨素娟;论环境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J];法学评论;2003年04期

9 王成;;环境侵权行为构成的解释论及立法论之考察[J];法学评论;2008年06期

10 韩大元;;全国人大常委会新法能否优于全国人大旧法[J];法学;2008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卫星;我国环境侵权的立法缺陷与完善对策[J];环境导报;1998年02期

2 赫青,曹立波;对环境侵权救济的法律思考[J];行政与法;2002年05期

3 郭同峰;论环境侵权及其民事责任[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金瑞林;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兼论环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环境科学;1997年03期

5 周珂,杨子蛟;论环境侵权损害填补综合协调机制[J];法学评论;2003年06期

6 段秀燕;环境侵权公诉制度构建的若干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5期

7 金临;论环境侵权的法律救济[J];中国环境管理;2004年03期

8 闫向荣,黄庆明;中外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体制比较研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吕芳芳;吴安静;;浅析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10 周伯煌,陈永富;论我国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的完善[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武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之特殊性[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兰希;;论环境侵权构成要件中因果关系的低标准证明[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蒋亚娟;赵君;;论大规模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实现[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4 李晓蕾;;环境侵权案件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计算方法[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5 王宗廷;;环境侵权的公益诉讼研究[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6 罗世荣;于春方;于剑峰;;环境公害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刍议[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7 罗世荣;于春方;于剑峰;;环境公害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刍议[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8 陈屹立;;环境侵权民事救济方式的经济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余蓓蓓;;论风险社会中的环境侵权民事救济[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福建省闽侯县人民法院 叶遵义;如何确定共同环境侵权责任?[N];中国环境报;2010年

2 中国政法大学 高菲斐;环境侵权民事司法救济的主要特点[N];中国环境报;2010年

3 竺效;对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思考[N];法制日报;2009年

4 湘潭大学法学院、湖南省法学研究基地 刘海鸥;环境侵权责任的因果关系推定规则及其应用[N];光明日报;2008年

5 北京市道融律师事务所 周素珍;违法性不能作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N];中国环境报;2010年

6 记者 余星涤 李军晶;人为诱发地灾应追究环境侵权责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7 张俊;不该忽视的4个条款[N];中国环境报;2010年

8 毛瑞兆;环境侵权的特殊性及法律对策[N];发展导报;2003年

9 记者 尹宁静 通讯员 罗冬雷;乡村NGO化解环境侵权难题[N];泰州日报;2009年

10 曹明德;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推定规则[N];法制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培良;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杨朝霞;环境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梅宏;生态损害预防的法理[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李冬梅;美国《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上的环境民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邓一峰;环境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陶卫东;论中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陈文;生态物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蔡永民;论物权法视野下的水资源法律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侯怀霞;私法上的环境权及其救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李钰;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印卫东;论环境侵权的法律救济[D];河海大学;2004年

2 莫晓敏;论环境侵权二元归责体系[D];广西大学;2003年

3 林莺;论共同环境侵权中的因果关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陈雪婷;中日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相关制度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5 林惠慧;我国环境侵权及其救济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刘润发;论环境侵权及其救济[D];中南林学院;2003年

7 丁晓阳;论跨国公司环境侵权责任的承担与追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窦开;论环境侵权中的国家责任体系[D];南京大学;2011年

9 张斯琴;室内装修环境污染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陈万进;论环境侵权与环境权的救济[D];郑州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769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769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a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