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完善我国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研究
【摘要】:内容摘要:伴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环境恶化的速度有赶超经济的发展速度之势。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中国的有识之士表现出了强烈的担忧,并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而不断努力着。我们国家也表现出了对环境问题的严重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是国家为了有效控制和防治企业污染而建立的一项重要制度。但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的作用在实践中还有得以充分发挥,对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贡献还很有限。因此,本文对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以为该制度的完善提供些许帮助。本文的行文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引言。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次研究的选题依据、研究的价值和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内容。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日益严峻,而重点企业是造成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我国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进行研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本文采用的是辩证思维和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方法。此外,本文以前人卓有成效的大量研究的为基础,因此,此部分还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现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第二部分,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概述。作者首先对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的内涵、功能与作用等问题进行阐述,目的是为了对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此外,针对一些学者对该制度存在必要性与可行性的质疑,本部分也进行了回应,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论证该制度是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的。 第三部分,我国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的现状。该部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即该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原因分析。其中,该制度的现状包括立法现状和实践现状。通过对该制度立法和实践两方面的考察,了解该制度目前都有哪些立法规定,制度落实规定的情况如何。然后,作者从实践情况出发,探讨该制度都存在的问题,发现监管部门监管能力有限、执法不力等问题是该制度落实中的主要问题。这为日后正确解决问题、完善该制度打下基础。最后,作者对该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结合有关的数据和事例,作者认为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监管体制不够合理、监管资源不足等几个主要方面。这是后文提出针对性建议的基础。 第四部分,对外国环境监管制度的考察。此部分主要对在环境监管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美国、德国以及日本的环境监管制度的概况进行考察。通过对这三个国家在环境监管立法以及监管机构设置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作者发现这三国的环境监管制度存在法律体系完善、监管资源充足等共同的特点,这些优点无疑会对我国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第五部分,完善我国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的建议。基于前文的对该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和论述,并在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建议,认为日后我国应从转变观念、完善立法、改革监管体制及提高监管能力等方面不断努力,以使该制度得以完善,使其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重点企业 排污 监管制度 环境监测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8;D922.291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12
- 一、引言12-17
- (一) 选题来源12
- (二) 研究价值12-13
- 1. 理论价值12
- 2. 实践价值12-13
- (三) 研究方法13
- 1. 辩证思维的方法13
- 2. 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13
- (四) 创新之处13
- (五)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7
- 1.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2.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二、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概述17-21
- (一) 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的含义17-19
- 1. 环境监管制度概述17-18
- 2. 我国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概述18-19
- (二) 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的功能19
- (三) 我国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9-21
- 三、我国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的现状21-34
- (一) 我国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的立法现状21-23
- 1. 《宪法》的规定21
- 2. 《环境保护法》的规定21-22
- 3. 《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22
- 4.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的规定22
- 5. 《国控重点监控企业筛选原则和方法》的规定22
- 6. 其他规定22-23
- (二) 我国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的实践现状23-24
- 1. 我国不断加大投入和完善各项建设23
- 2. 我国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的实践效果不理想23-24
- (三) 我国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24-26
- 1. 监管机制不完善24-25
- 2. 监管能力有限25
- 3. 监管执法不力25
- 4. 法律责任追究不严25-26
- (四) 我国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6-34
- 1. 监管体制不够合理26-28
- 2. 监管资源不足28-29
- 3. 监管动力不足29-30
- 4. 法律责任制度不完善30-31
- 5. 对监管者的的监督不足31-34
- 四、考察与借鉴外国环境监管制度34-39
- (一) 美国环境监管制度概述34-35
- 1. 立法方面34
- 2. 监管机构方面34-35
- 3. 公众参与方面35
- (二) 德国环境监管制度概述35-36
- 1. 立法方面35
- 2. 监管机构方面35-36
- 3. 其他方面36
- (三) 日本环境监管制度概述36-37
- 1. 立法方面36
- 2. 监管机构方面36
- 3. 其他方面36-37
- (四) 外国环境监管制度的优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37-39
- 1. 环境监管法律体系完善37
- 2. 环境监管体系高效37
- 3. 环境监管资源充足37
- 4. 技术控制与法律强制相结合37
- 5. 公众参与和政府监管相结合37-39
- 五、完善我国重点企业排污定额监管制度的建议39-51
- (一) 转变观念39-40
- 1. 转变发展理念39
- 2. 落实新的政绩考核体系39-40
- (二) 完善立法40-42
- 1. 完善法律规定40-41
- 2. 完善相关配套法规41
- 3. 界定重点企业的内涵41-42
- (三) 改革监管体制42-44
- 1. 改革监管模式42-43
- 2. 健全机构设置43-44
- 3. 改革检测机构设置44
- (四) 完善监管手段44-46
- 1. 完善行政手段44-45
- 2. 健全市场手段45-46
- (五) 提高监管能力46-47
- 1. 加大资金投入46
- 2. 加强物力投入46-47
- 3. 改进环境技术47
- (六) 坚强对监管者的监管47-51
- 1. 加强体制内的监督47-48
- 2. 严格责任追究48-49
- 3. 加强公众监督49-51
- 结论51-52
- 注释52-53
- 参考文献53-55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5-56
- 致谢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志斌;;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失灵的原因及解决途径——以跨界水污染为例[J];城市问题;2010年01期
2 戴启秀,王志强;21世纪德国环保发展纲要及新政策[J];德国研究;2001年01期
3 吕忠梅;;监管环境监管者:立法缺失及制度构建[J];法商研究;2009年05期
4 付健;;西部旅游资源保护中政府管理职能的法律探析[J];改革与战略;2007年10期
5 付蓉;日本的环境管理体系[J];国际电力;2003年04期
6 蔡守秋;;论政府环境责任的缺陷与健全[J];河北法学;2008年03期
7 张磊;黄锡生;;“两型社会”视阈下我国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的制约因素及消解思路[J];河北法学;2011年07期
8 Dan Guttman;;美国的环境信息公开[J];环境保护;2008年13期
9 吴舜泽;逯元堂;周劲松;蒋国华;贾杰林;金坦;房志;;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J];环境保护;2009年10期
10 李景群;中国环境管理行政机构设置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金平;中小企业排污监管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祝晓琳;企业环境污染的政府规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王玉琴;我国环境规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74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774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