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法律问题
发布时间:2017-09-02 18:02
本文关键词:论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法律问题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向来处于我国经济及生态环境的重要链条之上。然而我国自改革开放而始的经济发展模式却偏重于城镇发展,农村为城镇的飞速发展奉献了资源更承担了经济粗放性增长的恶果。农村环境因资源的无序过量攫取及工农业污染而濒临崩溃边缘。作为农村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水环境更是饱受荼毒,各种水环境污染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农村水环境呈日益恶化趋势。造成如此境况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农村水污染之严峻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然而农村水污染防治的现况却是农村水环境保护的相关律法相当不完善甚或存在空白,这不但使得农村水环境的治理无法可依,更使得对已造成严重后果的污染无法进行强有力的治理惩处,更遑论依法对水污染防患于未然。因此,十分有必要开展对于完善农村水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探讨,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全面研究,深入实践,细致分析,为实践中各种问题的解决提供切实可行的根据和保障。 本文总体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首先概述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且日益恶化的现状,指出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呈现的新特点和法律保护缺位的严峻现实;其次,从法律角度分析造成该种局面的成因,主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意识四方面进行分析和阐释;最后,对应所述法律成因提出诸如完善关于农村水环境的专项立法、法律责任以及行政问责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对策。 农村水环境不但维系农村民众生存,更关系着城市民众健康,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若任由各种农村水环境污染乱像继续,整个国家的水环境将岌岌可危。因而,为了“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为了全国人民喝上放心水、吃上放心粮,更是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早日实现,必须加紧开展对于农村水环境的环境法治工作,早日还乡村青山绿水,,为百姓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关键词】:农村水环境 污染防治 法律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1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0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10-11
- 2 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11-15
- 2.1 农村水环境污染相关概念的界定11-12
- 2.1.1 农村水环境内涵11
- 2.1.2 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含义及特点11-12
- 2.2 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及危害12-15
- 2.2.1 农业面源污染及危害12-13
- 2.2.2 畜禽养殖污染及危害13-14
- 2.2.3 乡镇企业污染及危害14
- 2.2.4 生活污水及废弃物污染及危害14
- 2.2.5 城市污染转移及危害14-15
- 3 农村水环境污染加剧的法律原因分析15-24
- 3.1 农村水环境保护立法存在不足15-19
- 3.1.1 环境立法理念不适合农村15-16
- 3.1.2 农村水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完善16-17
- 3.1.3 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制度缺位17-19
- 3.2 农村水环境保护执法存在缺陷19-21
- 3.2.1 环境执法机构设置不科学19-20
- 3.2.2 环境行政裁量权的滥用20
- 3.2.3 环保部门执法力度不足20-21
- 3.2.4 执法人员素质水平低21
- 3.3 农村水环境保护司法体制不完善21-22
- 3.3.1 司法权行使独立性不足21-22
- 3.3.2 重实体轻程序22
- 3.3.3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缺陷22
- 3.4 农村环境法律意识水平较低22-24
- 3.4.1 环境保护意识薄弱22
- 3.4.2 环境法律知识欠缺22-24
- 4 防治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法律对策24-34
- 4.1 完善农村水环境保护的立法24-28
- 4.1.1 遵循有利农村水环境保护的立法指导思想24
- 4.1.2 完善农村水环境保护法律体系24-25
- 4.1.3 健全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25-28
- 4.2 加强农村水环境保护执法28-31
- 4.2.1 改变环保执法机构的设置28-29
- 4.2.2 完善环境执法监督29-30
- 4.2.3 赋予环保机构强制执法手段30-31
- 4.2.4 大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31
- 4.3 完善农村水环境保护的司法体制31-32
- 4.3.1 坚持司法权独立行使31
- 4.3.2 追求实体和程序的双重公正31-32
- 4.3.3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32
- 4.4 加强农村水环境保护法制宣传教育32-34
- 4.4.1 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宣传32
- 4.4.2 加大法律知识的普及力度32-33
- 4.4.3 充分保障农民环境参与权33
- 4.4.4 强调企业重视环保责任33-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7
- 后记37-3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3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为中;李雪松;郑晨昀;雷新;徐关瑜;;洪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1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心怡;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律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80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78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