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中国环境法律体系的架构与完善

发布时间:2017-09-16 01:36

  本文关键词:中国环境法律体系的架构与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法体系 架构 完善


【摘要】:从法益分析的角度,结合环境立法发展的新趋势来判断,中国环境法律体系是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涵盖了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生态保护法、资源循环利用法、能源与节能减排法、防灾减灾法、环境损害责任法等七大亚法律部门,由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所构成的体系。环境法在中国已发展成为一个体系相对完整的法律部门,但同时存在法律体系不够协调与周延、部分法律规范互相割裂和冲突等问题。建立内在协调统一、和谐自洽的环境法律体系,需要从根本上改造现行环境基本法,整合、理顺法律体系内部各单行法的关系,完善相关立法。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甘肃政法学院;
【关键词】环境法体系 架构 完善
【基金】: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利益衡平的法制保障”(12BFX120) 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支持项目(NCET 11-09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68
【正文快照】: 2011年3月,中国国家立法机关对外宣布:一个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常纪文;欧盟循环经济立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法学;2005年01期

2 张璐;;部门法研究范式对环境法的误读[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汪劲;;《环境保护法》修改:矫枉必须过正——对《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有关“八加一”条文修改的评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张梓太;;论法典化与环境法的发展[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汪劲;;论有限修改《环境保护法》的有效性课题[J];中国律师;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兴;;国际环境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张乐勤;;升金湖湿地人为干扰特征及保护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董战峰;王曼;肖书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公众参与问题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9期

4 王月健;王玲;;高校资源环境类专业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的意义[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孙智慧;绿色奥运与北京环境法律实施对策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高圣平;杨旋;;环境污染责任的构成要件研究——基于《侵权责任法》第八章的分析[J];创新;2011年06期

7 薄晓波;;论环境破坏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与责任构成要件[J];研究生法学;2011年02期

8 陈海嵩;;环境法学方法论的问题划分与实践运用——以“环境权入宪”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余俊;;论环境难题对法律科学的范式影响——兼与蔡守秋教授商榷[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张梓太;陶蕾;李传轩;;我国环境法典框架设计构想[J];东方法学;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宗廷;;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路径之选择[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2 傅太柏;;环境法调整人与人及自然关系的熵分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谢倩;张树兴;;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傅太柏;;当代森林立法将森林主要功能调整为生态功能的熵研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王思远;黄明健;;林权的物权请求权探析[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张璐;;“林权”概念的误读与理性认知——兼论林权的法律逻辑[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胡德胜;;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傅太柏;;放射性污染防治立法作用的熵讨论[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9 董战峰;王曼;肖书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生态化转型的政府机制探讨[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分会专刊[C];2006年

10 尹科;彭晓春;;珠三角可持续发展之路——构建珠三角区域循环经济圈[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倩;循环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单平基;水权取得及转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宋莹;矿区矿地一体化审批与监管模式及其信息系统[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4 王继恒;环境法的人文精神论纲[D];武汉大学;2011年

5 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董岚;生态产业系统构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陶伦康;循环经济立法理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任庆;中国循环型社会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李传轩;环境税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赵惊涛;排污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瑜艳;论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气候变化国际立法中的分歧与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林晖;循环经济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田彦苹;周边国家海岛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蕾;臭氧层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刘静;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防治法律问题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睦冲;环境刑法新理念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范建勇;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对策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8 林璐;论我国环境法律倡导性规范[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梁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10 刘颖杰;我国农村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诚;部门法理论批判[J];河北法学;2003年03期

2 陆新元,陈善荣,陆军;我国环境执法障碍的成因分析与对策措施[J];环境保护;2005年10期

3 陈斌;逯元堂;吴舜泽;张治忠;;环保部门经费保障问题调研[J];环境保护;2006年22期

4 杨朝飞;;《环境保护法》修改思路[J];环境保护;2007年Z1期

5 秦虎;张建宇;;中美环境执法与经济处罚的比较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6 陆新元;Daniel J.Dudek;秦虎;张建宇;林红;杨子江;王玉宏;;中国环境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S1期

7 巩固;;环境法律观检讨[J];法学研究;2011年06期

8 何文杰;;部门法理论革新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韦业;汪荣礼;李世彬;;环境执法需要“直接喊停权”[J];环境保护;2010年10期

10 华南;污染项目何以成了“香饽饽”?[J];环境经济;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U,

本文编号:860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860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d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